青山天际来,势若双飞蛾。
平明宿雨收,岚气生林阿。
非烟亦非雾,炫日金碧多。
流莺缓语处,坐爱春风和。
青山天际来,势若双飞蛾。
平明宿雨收,岚气生林阿。
非烟亦非雾,炫日金碧多。
流莺缓语处,坐爱春风和。
这首诗描绘了金叠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峦的雄伟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青山天际来,势若双飞蛾”,运用比喻手法,将远处的山峰比作在天边飞翔的双蛾,形象地描绘出山峦连绵不绝,仿佛从天际而来,气势磅礴。
接着,“平明宿雨收,岚气生林阿”描述了清晨时分,经过一夜的雨水洗礼后,山间的雾气开始凝聚,形成了一片片的岚气,环绕在山林之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非烟亦非雾,炫日金碧多”进一步描绘了山间光线与雾气交织的景象,阳光透过雾气,呈现出金碧辉煌的色彩,既非烟也非雾,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美丽。
最后,“流莺缓语处,坐爱春风和”则通过描写山中鸟鸣,以及春风拂面的温柔,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流莺的歌声悠扬缓慢,与和煦的春风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叠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和谐,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长剑斫山石可摧,劲弓射海波能开。
宿昔相逢重然诺,意气干霄不可回。
酒酣独上黄金台,吴歌忽断天风来。
曾笑要离空侠节,复轻郭隗非奇才。
二十馀年滞京国,俗尘总不关胸臆。
一朝长揖大将军,材官相顾无颜色。
丈夫颖脱自有时,百年遭际几相知。
陈琳倚马能成檄,王粲从军还赋诗。
昨夜秋风吹大旗,据鞍喜动幽并儿。
铁骑连营亘千里,馈饷日日无停期。
喧阗笳鼓长城路,沙拥潮河仍北渡。
杀气遥沈白马关,暮云横断黄花戍。
单于已遁尚屯兵,嫖姚看逐西山兔。
闺中月照流黄机,应念征人犯霜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