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汪司马,怜才海内闻。
乍日传书至,慇勤问白云。
一代汪司马,怜才海内闻。
乍日传书至,慇勤问白云。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漫兴四绝》之一,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汪司马对人才的珍视与关怀。
首句“一代汪司马”,开篇点出人物身份,汪司马即指汪华,历史上以爱才著称的官员。此句既是对汪华的赞美,也暗示了下文将要描述的情景与情感。
“怜才海内闻”进一步强调了汪司马的名声,说明他的爱才之举广为人知,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汪司马的形象,也营造了一种社会氛围,即在当时,爱才被视为一种高尚品德和行为。
“乍日传书至,慇勤问白云”则具体描绘了汪司马对待人才的态度。诗句中的“传书至”意味着收到一封来信,而“问白云”则是比喻性的表达,意指询问远方或隐居之人的消息。通过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汪司马不仅关心身边的人才,对于远在他方的贤士也同样挂念,体现了他博大的胸怀和对人才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汪司马作为一位爱才官员的形象,表达了他对人才的尊重与关怀,以及在社会中树立的正面形象。
月落飞乌鹊。更声声、暗催残岁,城头寒柝。
曾记年时游冶处,偏反一栏红药。
和士女、盈盈欢谑。眼底春光何处也?
只极度天野,烧明山郭,侧身望,天地窄。
遣愁何计频商略。恨今宵、书城空拥,愁城难落。
陋室风多青灯灺,中有千秋魂魄。
似诉尽、人间纷浊。
七尺微躯百年里,那能消、今古闲哀乐。
与蝴蝶,遽然觉。
偶为共命鸟,都是可怜虫。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十载楼中新妇,九载天涯夫婿,首已似飞蓬。年光愁病里,心绪别离中。
咏春蚕,疑夏雁,泣秋蛩。几见珠围翠绕,含笑坐东风。闻道十分消瘦,为我两番磨折,辛苦念梁鸿。谁知千里夜,各对一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