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种性深,安可类圆心。
妄迷尘数业,三界自漂沉。
众生种性深,安可类圆心。
妄迷尘数业,三界自漂沉。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金刚随机无尽颂》中的第二部分,名为“一体同观分第十八”。诗中表达了对众生本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世间轮回之苦的观照。"众生种性深"揭示了生命的复杂多样和内在的深远根源,"安可类圆心"则暗示众生之心并非单一不变,难以用一个简单的圆心来概括。"妄迷尘数业"指出人们在无明迷惑中陷入业力的轮回,"三界自漂沉"描绘了众生在欲望与苦海中无法自拔的状态。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佛教关于因果轮回和解脱之道的教义。
往来曾看瑞竹图,君家盛事传里闾。
阿翁抱孙宴宾客,祝词尽誇鸾凤雏。
今日重看瑞竹记,旧家文物君能继。
羽毛红色彩云端,衔图应作皇王瑞。
瑞竹脩脩分两岐,节疏叶密寒参差。
湿团晓翠烟花结,光浥空青露点垂。
大安园中万竿绿,满林春笋森群玉。
能使一竿如此奇,王猷借看情何足。
好纵长梢拂紫烟,樽前风月招飞仙。
培养深根子孙长,主翁与竹俱千年。
白鹤导晨从,凉飙起林杪。
振衣凌高冈,极目穷幽眇。
萧萧草树秋,历历人烟晓。
依微玄潭观,群仙在林表。
下有冢累累,世事谁能了?
桐江汇章水,晴涨何渺渺。
曾不瞬息间,一带萦沙小。
无怪豪杰区,烟芜怨啼鸟。
盛衰两相乘,玄悟良独少。
君今脱尘羁,相从得閒眺。
题名剜石苔,借荫憩丛筱。
白纻含馀清,稍觉心情悄。
山市门初开,飞尘已纷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