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秋陪杨和吉晓登前山望桐江》
《早秋陪杨和吉晓登前山望桐江》全文
元 / 郭钰   形式: 古风

白鹤导晨从,凉飙起林杪。

振衣凌高冈,极目穷幽眇。

萧萧草树秋,历历人烟晓。

依微玄潭观,群仙在林表。

下有冢累累,世事谁能了?

桐江汇章水,晴涨何渺渺。

曾不瞬息间,一带萦沙小。

无怪豪杰区,烟芜怨啼鸟。

盛衰两相乘,玄悟良独少。

君今脱尘羁,相从得閒眺。

题名剜石苔,借荫憩丛筱。

白纻含馀清,稍觉心情悄。

山市门初开,飞尘已纷扰。

(0)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早秋陪杨和吉晓登前山望桐江》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杨和吉在清晨登高远望的情景。首句“白鹤导晨从”以白鹤引领,象征着清晨的宁静与祥瑞,随后“凉飙起林杪”写出了清爽的秋风从树梢吹过,营造出清冷的氛围。诗人“振衣凌高冈,极目穷幽眇”,展现了他们登高望远的豪情与对未知的探索。

接着,诗人通过“萧萧草树秋,历历人烟晓”描绘了秋日早晨的景象,草木萧瑟,炊烟袅袅,显示出人间烟火气。在“依微玄潭观,群仙在林表”的想象中,诗人将眼前景色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增添了神秘色彩。

“下有冢累累,世事谁能了?”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纷扰的感慨。诗人进一步描述桐江水势,“晴涨何渺渺”,江水在晴朗的日子上涨,显得广阔无垠。他感叹时间的流逝和人事变迁,“曾不瞬息间,一带萦沙小”。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摆脱尘世束缚的羡慕,以及一同欣赏美景的闲适心情。“题名剜石苔,借荫憩丛筱”描绘了他们在山石上刻字留念,找寻树丛下的阴凉休息。而“白纻含馀清,稍觉心情悄”则写出诗人穿着轻薄的白布衣服,感受到秋意的清凉,心境也变得微妙起来。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哲理思考,既有山水之韵,又有人生之叹,体现了元末明初诗歌的特色。

作者介绍

郭钰
朝代:元   籍贯:吉水   生辰:公元一三一六年至?年

(公元一三一六年至?年)字彦章,吉水人。生于元仁宗延佑三年,卒年不详,年在六十岁以外。元末遭乱,隐居不仁。明初,以茂才徵辞疾不就。钰生平转侧兵戈,为诗多愁苦之辞;著有静思集十卷,《四库总目》于当时盗贼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足补史传之阙。
猜你喜欢

梅魂

梦觉罗浮迹已陈,至今想像事如新。

相思一夜窗前月,似见三生石上春。

的的孤芳冰气魄,疏疏冷蕊雪精神。

料应楚些难招至,欲倩花光为写真。

(0)

纪事

圩田平没石田枯,秋暑如蒸雨竟无。

六十年前曾记得,步行一直过西湖。

(0)

高卧

人生天地一蘧庐,耕凿虽劳乐有馀。

因阅杜诗删旧稿,为观羲帖习行书。

山公醉后犹骑马,渭叟闲来只钓鱼。

世道秋风总萧索,何如高卧白云居。

(0)

菩萨蛮

玉簪浥露情怀重。海棠冷落西川梦。掩映几枝斜。

瘦痕秋在花。苍苔馀缱绻。履迹闲寻遍。

无处问东风。乱鸦残照中。

(0)

鹧鸪天.席上有伎持写柳障子乞题,口占应之

青眼窥人漫自妍。黄金抛得买华年。

惺忪秋思难瞒水,作弄春光但借烟。

嘶马地,坐莺天。长亭回首更凄然。

西风一例逢摇落,未必灵和胜外边。

(0)

洞仙歌

荼蘼风软,散闲愁无数。吹送青凫到花步。

算鸳鸯卅六、排作邮奁,好细与,记个相思程谱。

寻春三度也,永福桥西,门闭枇杷旧时路。

小隔又生疏、道罢胜常,更没些、离情低诉。

但佯笑兜鞋、倚娘边,问梅雨连宵,别来寒否。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