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危不立道方高,入海还须钓巨鳌。
堪笑同时灌溪老,解云劈箭亦徒劳。
孤危不立道方高,入海还须钓巨鳌。
堪笑同时灌溪老,解云劈箭亦徒劳。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重显所作的《颂一百则》中的第五十三首。诗中以"孤危不立道方高"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孤独而坚定的境界,强调只有在艰难困苦中坚守道义,道路才会显得崇高。接下来的"入海还须钓巨鳌"进一步深化主题,比喻追求大道的人需要有决心和勇气去面对巨大的挑战,如同在大海中钓取象征困难的巨鳌。
诗人接着提到"堪笑同时灌溪老",这里的"灌溪老"可能是指另一位历史人物或当时的某位修行者,他们的行为被诗人视为可笑,因为他们试图通过类似"解云劈箭"这样表面的技巧来达到目标,却被认为是徒劳无功。这表达了诗人对单纯追求形式或技巧而不注重实质的批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鼓励人们在追求大道时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避免陷入表面功夫的误区。
道旁儿,哭声悲。阿母饿死,阿爷负我逃淮。
乞不得食行抛儿,呼爷不应仰天啼。
阿爷行疾,儿何能追?
问儿谁家子,儿不识姓名乡里。行人聚观叹息耳。
父子不相顾,谁其收哺育尔?晚风寒,大路昏。
关闭人家,依傍犬吠嗔。荒荒旷野多死人。
披寻爱名迹,登览及春晓。
拾级陟台端,振衣出山杪。
澄湘照初日,楚山正缭绕。
已辞桂岭深,还望洞庭渺。
临高一洒然,俯仰畅襟抱。
前踪何蹙蹙,漫游但草草。
方寸苟未广,近视亦难了。
俗儒登泰山,岂复中原小?
从知古贤达,常令胸次浩。
与君游浯溪,慎莫羞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