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过浯溪登峿台示闲云》
《再过浯溪登峿台示闲云》全文
清 / 李宪噩   形式: 古风

披寻爱名迹,登览及春晓。

拾级陟台端,振衣出山杪。

澄湘照初日,楚山正缭绕。

已辞桂岭深,还望洞庭渺。

临高一洒然,俯仰畅襟抱。

前踪何蹙蹙,漫游但草草。

方寸苟未广,近视亦难了。

俗儒登泰山,岂复中原小?

从知古贤达,常令胸次浩。

与君游浯溪,慎莫羞元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宪噩在春天的早晨,探访名胜古迹,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他拾级而上至高处,振衣于山之顶端,眺望远处的景色,如清澈的湘江映照着初升的太阳,楚山环绕,连绵不绝。

诗人辞别了深邃的桂岭,回望洞庭湖的广阔无垠,站在高处,心情豁然开朗,俯仰之间,胸襟得以舒展。然而,他反思自己的过往,感叹曾经的旅程匆匆,未能深刻体会其中的真谛。内心深处的视野若不宽广,即使是眼前的景象也难以完全理解。

诗人以“俗儒登泰山,岂复中原小?”来讽刺那些目光短浅的人,认为他们即使登上了泰山,也无法真正理解中原大地的辽阔。他深知古代贤达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心胸开阔,视野深远。

最后,诗人邀请朋友一同游览浯溪,并鼓励对方不要因为年龄而感到羞愧,表达了对友情和共同探索美好事物的珍视。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宪噩
朝代:清

李宪噩,字怀民,以字行。号十桐,高密人。诸生。有《十桐草堂诗集》。
猜你喜欢

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书怀十韵寄刘韦二前辈二公尝于此县寄居

驱马绕河干,家山照露寒。

依然五柳在,况值百花残。

昔去惊投笔,今来分挂冠。

不忧悬磬乏,乍喜覆盂安。

甑破宁回顾,舟沈岂暇看。

脱身离虎口,移疾就猪肝。

鬓入新年白,颜无旧日丹。

自悲秋穫少,谁惧夏畦难。

逸志忘鸿鹄,清香披蕙兰。

还持一杯酒,坐想二公欢。

(0)

与诸公游济渎泛舟

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

洑泉数眼沸,平地流清通。

皇帝崇祀典,诏书视三公。

分官祷灵庙,奠璧沈河宫。

神应每如荅,松篁气葱茏。

苍螭送飞雨,赤鲤喷回风。

洒酒布瑶席,吹箫下玉童。

玄冥掌阴事,祝史告年丰。

百谷趋潭底,三光悬镜中。

浅深露沙石,蘋藻生虚空。

晚景临汎美,亭皋轻霭红。

晴山傍舟楫,白鹭惊丝桐。

我本家颍北,开门见维嵩。

焉知松峰外,又有天坛东。

左手正接䍦,浩歌眄青穹。

夷犹傲清吏,偃仰狎渔翁。

对此川上闲,非君谁与同。

霜凝远村渚,月静蒹葭丛。

兹境信难遇,为欢殊未终。

淹留怅言别,烟屿夕微濛。

(0)

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

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

吾师四万劫,历世遰相传。

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

离心无远近,长在玉京悬。

(0)

吉水春暮访蔡文庆处士留题

无事无忧鬓任苍,浊醪闲酌送韶光。

溟濛雨过池塘暖,狼藉花飞砚席香。

好古未尝疏典册,悬图时要看潇湘。

恋君清话难留处,归路迢迢又夕阳。

(0)

高安公主挽歌二首·其二

宾卫俨相依,横门启曙扉。

灵阴蟾兔缺,仙影凤皇飞。

一水秋难渡,三泉夜不归。

况临青女节,瑶草更前哀。

(0)

赠别王侍御赴任陕州司马

京城在处闲人少,唯共君行并马蹄。

更和诗篇名最出,时倾杯酒户常齐。

同趋阙下听钟漏,独向军前闻鼓鼙。

今日春明门外别,更无因得到街西。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