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旁儿并序》
《道旁儿并序》全文
清 / 李宪噩   形式: 古风

道旁儿,哭声悲。阿母饿死,阿爷负我逃淮。

乞不得食行抛儿,呼爷不应仰天啼。

阿爷行疾,儿何能追?

问儿谁家子,儿不识姓名乡里。行人聚观叹息耳。

父子不相顾,谁其收哺育尔?晚风寒,大路昏。

关闭人家,依傍犬吠嗔。荒荒旷野多死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惨的画面,通过一个在路边哭泣的孩子,展现了战乱或饥荒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诗中的孩子失去了母亲,父亲为了生存不得不抛弃他逃亡,留下孩子在路边哭泣。诗人以孩子的口吻,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和无助,以及对未来的恐惧。

“道旁儿,哭声悲”,开篇即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主人公的状态,一个孩子在路边哭泣,声音充满了悲伤。这种直接而强烈的描述,立刻将读者带入到故事的氛围中。

“阿母饿死,阿爷负我逃淮”,这两句揭示了孩子失去双亲的原因,母亲因饥饿去世,父亲为了生存不得不背负着孩子逃往淮地。这种生离死别的场景,让人不禁心生同情。

“乞不得食行抛儿”,父亲在饥饿的驱使下,无法继续照顾孩子,只能忍痛将他抛弃。这一行为虽然出于无奈,但对孩子的打击却是巨大的。

“问儿谁家子,儿不识姓名乡里”,孩子在被抛弃后,四处流浪,忘记了自己来自何处,成为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这种孤独感和身份的迷失,让人心酸。

“晚风寒,大路昏”,描绘了夜晚的寒冷和道路的昏暗,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同时也暗示了孩子未来的命运可能更加艰难。

“关闭人家,依傍犬吠嗔”,孩子在寻找庇护所的过程中,遇到了闭门拒绝的人家,只能依靠犬吠声寻求帮助,却无人回应。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悲哀。

“荒荒旷野多死人”,最后,诗人以荒野中随处可见的尸体,形象地描绘了战争或饥荒带来的死亡与绝望,强调了主题的沉重。

整首诗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所面临的苦难与挣扎,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宪噩
朝代:清

李宪噩,字怀民,以字行。号十桐,高密人。诸生。有《十桐草堂诗集》。
猜你喜欢

行迈杂篇六首·其三

村落人家桃李枝,无言气味亦依依。

可怜憔悴蓬蒿底,蜂蝶不知春又归。

(0)

次韵喜陈吉老还家二绝·其二

夜寒客枕多归梦,归得黄柑紫蔗秋。

小雨对谈挥麈尾,青灯分坐写蝇头。

(0)

次韵吉老十小诗·其一

什袭发硎刀,无名自贵高。

秋衣犹葛制,午饭厌溪毛。

(0)

次韵吉老十小诗·其九

半菽一瓢饮,悬鹑百结衣。

萧条鬼不瞰,聊可与同归。

(0)

次韵吉老十小诗·其十

学似斲轮扁,诗如饭颗山。

室中馀一剑,无气斗牛间。

(0)

次韵元礼春怀十首·其九

冉冉光阴花柳场,红飘紫落便蔫黄。

都无畔岸随风去,却是游丝意思长。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