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泊处江山二首·其二》
《题泊处江山二首·其二》全文
清 / 李宪噩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远流极地尽,绝顶造天杳。

寒月天中生,峰势杳边小。

淩淩照浤澈,层层辨回绕。

孤舫悄无声,时一喧水鸟。

对此岂能卧,独赏亦达晓。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泊舟之处的壮丽江山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感悟。

首句“远流极地尽”,开篇即以“远流”点明江水之长,至“极地尽”则进一步强调水流之远,仿佛能够直达地球的尽头,展现出一种辽阔无垠的景象。接下来,“绝顶造天杳”一句,将视线转向山峰,描绘出山峰直插云霄,与天相接的壮观景象。“寒月天中生”则将视角转回天空,一轮寒月在夜空中升起,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冷寂与静谧。“峰势杳边小”则是对远处山峰的描绘,它们在夜色中显得渺小而遥远,与高悬的月亮形成对比,更显山的高峻。

“淩淩照浤澈,层层辨回绕”两句,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月光比作明亮的光芒,照亮了清澈的水面,同时又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层层叠叠,仿佛是月亮在水面上的倒影,又或是水面的波纹在月光下形成的美丽图案。“孤舫悄无声,时一喧水鸟”则通过静与动的对比,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孤零零的小船静静地停泊在江面,周围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几声水鸟的鸣叫,打破了这份宁静。

最后,“对此岂能卧,独赏亦达晓”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难以入眠,独自欣赏直至天明的心境。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他对大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泊舟处江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宪噩
朝代:清

李宪噩,字怀民,以字行。号十桐,高密人。诸生。有《十桐草堂诗集》。
猜你喜欢

咏露

夜色凝仙掌,晨甘下帝庭。

不觉九秋至,远向三危零。

芦渚花初白,葵园叶尚青。

晞阳一洒惠,方愿益沧溟。

(0)

桥山怀古

轩辕厌代千万秋,渌波浩荡东南流。

今来古往无不死,独有天地长悠悠。

我乘驿骑到中部,古闻此地为渠搜。

桥山突兀在其左,荒榛交锁寒风愁。

神仙天下亦如此,况我戚促同蜉蝣。

谁言衣冠葬其下,不见弓剑何人收。

哀喧叫笑牧童戏,阴天月落狐狸游。

却思皇坟立人极,车轮马迹无不周。

洞庭张乐降玄鹤,涿鹿大战摧蚩尤。

知勇神天不自大,风后力牧输长筹。

襄城迷路问童子,帝乡归去无人留。

崆峒求道失遗迹,荆山铸鼎馀荒丘。

君不见黄龙飞去山下路,断髯成草风飕飕。

(0)

送洛南李主簿

想君秦塞外,因见楚山青。

槲叶晓迷路,枳花春满庭。

禄优仍侍膳,官散得专经。

子敬怀愚谷,归心在翠屏。

(0)

牡丹二首·其二

水漾晴红压叠波,晓来金粉覆庭莎。

裁成艳思偏应巧,分得春光最数多。

欲绽似含双靥笑,正繁疑有一声歌。

华堂客散帘垂地,想凭阑干敛翠蛾。

(0)

弹筝人

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宁王。

钿蝉金雁今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

(0)

三字诗六首·其二

寒山寒,冰锁石。藏山青,现雪白。日出照,一时释。

从兹暖,养老客。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