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宣城路录事》
《送宣城路录事》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江上宣城郡,孤舟远到时。

云林谢家宅,山水敬亭祠。

纲纪多闲日,观游得赋诗。

都门且尽醉,此别数年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xuānchéngshì
táng / wéiyìng

jiāngshàngxuānchéngjùnzhōuyuǎndàoshí
yúnlínxièjiāzháishānshuǐjìngtíng

gāngduōxiánguānyóushī
dōuménqiějìnzuìbiéshùnián

注释
江上:江面,河流上。
宣城郡: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名。
云林:指被云雾环绕的树林。
谢家宅:谢家的住宅,这里指谢朓,南朝著名诗人。
纲纪:泛指日常的公务或管理工作。
观游:游览,观赏风景。
都门:京都的城门,代指京都。
此别:这次分别。
数年期:数年后再次相见的约定。
翻译
我乘着孤舟远远来到江上的宣城郡
云雾缭绕中,那是谢家的故居,旁边是敬亭山的祠堂
日常生活多有闲暇,得以游览观光并赋诗抒怀
在京都的大门前我们尽情痛饮,此次离别后恐怕要数年才能重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宣城郡江上的离别之情。"江上宣城郡,孤舟远到时"表明诗人正乘坐一叶孤舟,在宣城的江面上缓缓行进,时间已经不早。这两句通过“孤舟”和“远到”两个词语,营造出一种寂寞与遥远的氛围。

接着,“云林谢家宅,山水敬亭祠”则描绘了诗人所经过之地的景色。这里提到的“云林”、“谢家宅”和“山水敬亭祠”,都是具体的地名或景物,它们共同构建了一幅充满自然美与历史沧桑感的画面。

第三句“纲纪多闲日,观游得赋诗”透露了诗人在这段旅途中有着悠然的心境。"纲纪"指的是绢帛上的图案,这里借指诗人的生活和情感。在这闲适的时光里,诗人以观赏自然美景为乐,并由此获得创作诗歌的灵感。

最后,“都门且尽醉,此别数年期”则是对即将到来的离别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都门"指的是城门,"且尽醉"则是在强调诗人希望在这次分别之前,把握住与亲友的最后时光,用酒精来麻痹自己,不想过早地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之痛。"此别数年期"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但这种期待中也包含了一种不易实现的宿命感。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宣城郡江上的游历,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情感寄托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所带来的哀愁。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易州道中怀古

春风匹马经行地,落日黄金亦故台。

敢谓燕昭无伯略,谁怜易水见雄才。

青云不动龙山合,绿树无声雁影回。

千载天涯沦落客,敝袍孤剑有余哀。

(0)

秋兴八首·其四

十万鸣弦报吉囊,野心狼子是花当。

连姻故自轻中国,分道频看入汉疆。

推毂丈人空肉食,操戈遗孽尚萧墙。

不应千羽修文日,岁岁三关有战场。

(0)

南征词六首·其四

簇仗迎春至,行宫向晓开。

日边千骑合,天上六龙来。

玉笛吹《杨柳》,雕鞍唱《落梅》。

共看毬拂笑,岐路满尘埃。

(0)

感事六首·其二

翩翩猎骑临边城,边城草深山路平。

丰狐狡兔各有穴,鸣镝张罘殊不惊。

迩来地气南徙北,广莫风至犹无冰。

君不见桃虫拚飞即鵩鸟。首下尻高咎非小。

(0)

春日留别诸子

胜会嗟无几,同心苦易离。

花前不酩酊,别后徒凄其。

山鸟调新语,风杨舞弱枝。

徘徊春渚上,落景怆分歧。

(0)

南山隈

一因摇落后,怅望秋天空。

向晚寻归径,村村夕照中。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