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艺兰》
《艺兰》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猗兰杳幽茂,深林自吹香。

何必九畹滋,一枝有馀芳。

春锄斸寒烟,渺渺怀江湘。

灵均㤯未死,憔悴歌沧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án
sòng / fāngyuè

lányǎoyōumàoshēnlínchuīxiāng

jiǔwǎnzhīyǒufāng

chūnchúzhúhányānmiǎomiǎo怀huáijiāngxiāng

língjūndòngwèiqiáocuìcānglàng

注释
猗兰:兰花。
杳:深远、幽深。
茂:繁茂。
深林:密林。
自吹香:自然散发香气。
何必:何须、何必。
九畹:古代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这里形容广阔。
滋:种植。
一枝有馀芳:一枝兰花就有足够的香气。
春锄:春天用锄头耕作。
斸:挖。
寒烟:冷清的烟雾。
渺渺:遥远的样子。
怀:怀念。
灵均:屈原的字。
㤯:同'恐',忧虑。
未死:灵魂未灭。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容憔悴。
歌沧浪:吟唱《沧浪歌》。
翻译
兰花幽深繁茂,深林中自然散发香气。
何必在广阔的九畹之地种植,一枝兰花就足够散发芬芳。
春天在烟雾缭绕的田间劳作,思绪飘向遥远的江湘之地。
屈原的灵魂虽未消逝,他在吟唱着悲伤的《沧浪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通过对猗兰(一种香草)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生命力的赞美。

“猗兰杳幽茂”一句,以猗兰的繁盛来比喻自然界的生长力度,"深林自吹香"则展现了猗兰即使在深林之中也能自发散发出阵阵芳香,这种不以人为意志所转变的生命力是诗人所欣赏的。

“何必九畹滋,一枝有馀芳”进一步强调,即便不是广袤如九畹(古代的一种田亩单位)那样的大面积,只要有一枝猗兰,便足以散发出剩余的香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小事物之美好的发现和赞扬。

“春锄斸寒烟”则转向季节之变,春天到来,冰雪消融,如同用锄头挖掘一般,使得春意逐渐萌动。"渺渺怀江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好风光的怀念和向往,其中“渺渺”形容心境的悠长与深沉。

最后两句,“灵均㤯未死,憔悴歌沧浪”,则带有一丝神秘色彩。灵均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憔悴"一词形容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世事的感慨,而“歌沧浪”则是诗人在面对茫茫人生时所唱出的曲调。这里可能隐含着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猗兰这一植物,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大自然美好与神秘之处的赞赏,以及对个人情感和精神状态的深刻表达。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和山房夹谷佥事韵二首·其一

一家南北混车书,谁使斯民耳目涂。

昔日簪缨今役户,朝时弦诵暮征夫。

迩来风雨无完屋,何处乾坤着腐儒。

不意斯文天未丧,凤凰来后见河图。

(0)

禅慧寺

老僧支竹面如灰,门闭寒云冷不开。

车马纷纷多少客,端知不是爱山来。

(0)

华亭百咏·其三十七俞塘

延袤三乡外,东流与海通。

河神屡加惠,帆借往来风。

(0)

新安道中

白水黄山天一青,雪梨金柳眼双明。

要知来日清明日,请听鹃鸣第一声。

(0)

都梁北乡士多好学有向君敏衡者一日访予语甚质气甚夷礼甚虔予心异之间为予言曰家故沅徙也今所居有溪实自沅来乃筑室聚书其上以教子弟因以沅溪书舍名之而其亭则曰无加盖其地旧号无加庄以其东止于石西止于岸南止于路北止于泉也愿有以发之予既为籀右书二颜而向君复以所谓廉崖者谂予予闻此石杰立千尺实峭厉峻削可敬可仰有类乎廉者颇思一至其处摩挲此石以激衰懦而未能也乃各为一解以谢焉·其三

廉崖千仞孰能干,一见令人毛发寒。

可以人而不如石,我当为石共衣冠。

(0)

金堂玉室相掩映,珠帘翠箔谁褰开。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