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怨乘桴道不行,身方否处道方亨。
大千世界愁中老,八万障门嗔上生。
了了不如都懡㦬,休休便是力修行。
夜缸酒熟谁堪唤,共啜人间骨董羹。
莫怨乘桴道不行,身方否处道方亨。
大千世界愁中老,八万障门嗔上生。
了了不如都懡㦬,休休便是力修行。
夜缸酒熟谁堪唤,共啜人间骨董羹。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遣兴》(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借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莫怨乘桴道不行"一句,通过比喻告诫自己或他人不要抱怨于世事难以推进,如同乘坐小船在湍急的水流中无法前行。这反映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心态和处世哲学。
"身方否处道方亨"则表达了一个人若能保持自己的正直与坚守,哪怕置身于是非之地,也能够保持一份坦然。这里的“方”字有着坚持不懈的意味,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接下来的"大千世界愁中老,八万障门嗔上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间万象、无尽烦恼所产生的忧虑和悲哀。"大千世界"意指广阔无边的宇宙,而"八万障门"则是佛教中的术语,指的是阻碍修行的种种困难。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间尘封与精神障碍的深刻感受。
然而,在这之后,诗人的心态却有所转变:"了了不如都懡㦬,休休便是力修行"。这里“了了”指的是事物的终结或事情的明白,“都不懡㦬”则是对世间万物无为而治的态度。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和他人,在面对无常与变迁时,要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最后两句"夜缸酒熟谁堪唤,共啜人间骨董羹"则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景。诗人在夜晚独酌,等待着酿酒成熟,而这种享受却不愿与他人分享,只是静静地品味世间的那一点点美好。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生命、精神与物欲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洞察。它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感受,也蕴含着超脱尘世、自得其乐的情怀,是一篇充满哲理又不失生活情趣的佳作。
骑马踏烟莎,青春奈怨何。
蝶翎朝粉尽,鸦背夕阳多。
柳艳欺芳带,山愁萦翠蛾。
别情无处说,方寸是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