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露》
《白露》全文
唐 / 鲍溶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清蝉暂休响,丰露还移色。

金飙爽晨华,玉壶增夜刻。

已低疏萤燄,稍减哀蝉力。

迎社促燕心,助风劳雁翼。

一悲纨扇情,再想清浅忆。

高高拜月归,轧轧挑灯织。

盈盈玉盘泪,何处无消息。

(0)
注释
清蝉:安静的蝉。
丰露:饱满的露水。
金飙:金色的微风。
玉壶:玉制的酒壶,比喻清凉的夜晚。
萤燄:萤火虫的光。
哀蝉:哀伤的蝉鸣。
迎社:迎接社日活动。
促燕心:催促燕子的心意。
纨扇:薄而精致的扇子。
清浅:清澈而浅淡。
拜月:向月亮祈祷。
轧轧挑灯:织布机的声音。
盈盈:满满的样子。
玉盘泪:形容泪水晶莹。
翻译
蝉鸣暂时停止,露水变换着光泽。
清晨的金风吹拂,夜晚的玉壶更显清凉。
稀疏的萤火虫光,蝉声略显凄凉。
迎接社日,燕子心急如焚,助力大雁展翅飞翔。
想起纨扇的往事,又勾起往昔清澈的记忆。
虔诚地向月亮礼拜后,挑灯纺织,心中满是思念。
晶莹的泪水如玉盘中的露珠,哪里没有你的消息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日的宁静与淡淡的忧伤。开篇"清蝉暂休响,丰露还移色",通过蝉鸣声的暂停和露水滴落的颜色变化,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宁静氛围。接着"金飙爽晨华,玉壶增夜刻"则是对秋日清晨阳光与夜晚时间流逝的描写,用以金银比喻的早晨和用玉比喻的夜晚,勾勒出秋天的明丽与深邃。

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变化:"已低疏萤燄,稍减哀蝉力",通过萤火虫不再飞舞和蝉鸣声减弱,隐喻着自己心中的忧伤已经有所缓解。然而这种平静并未持续,随后的"迎社促燕心,助风劳雁翼"表明诗人内心仍旧在为某种事情感到焦虑和努力。

情感的波动在"一悲纨扇情,再想清浅忆"中达到了高潮。诗人用扇子来比喻自己的忧伤,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随后"高高拜月归,轧轧挑灯织"则是夜晚时分,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或是在室内挑灯织布的情景,这些平凡的动作背后却蕴含着深深的孤独与寂寞。

结尾处,"盈盈玉盘泪,何处无消息"用晶莹剔透的玉盘和流淌的泪水来表达诗人心中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句中的“盈盈”形容泪水充满而又细腻,“何处无消息”则是对远方亲人音讯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于信息传递不畅的时代背景下的孤独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将秋天宁静而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介绍
鲍溶

鲍溶
朝代:唐   字:德源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孟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猜你喜欢

苓山夜话

春日思双径,苕溪取道还。

十年劳梦寐,两度到苓山。

庭柏依然古,苔花似旧斑。

近闻双诏下,何处有人閒。

(0)

初夏访赵凡夫

岩扉皆掩绿,客至不知迎。

习静小成坐,翻经微有声。

竹阴如水净,山气学人清。

莫谓吾多事,因难负尔名。

(0)

赠用上人

心自贪孤寂,形骸殊可怜。

微言疑入道,偶坐亦枯禅。

经月不出户,有时还放船。

晚参曾共汝,犹是记当年。

(0)

寄廷玉隐君

玄晏先生小隐居,别来不见十年馀。

何时乘兴扁舟去,借阅东斋满架书。

(0)

上巳后八日集大文斋时鹤年醉甚予复围棋因记二首·其二

更倚微酣较奕迟,莫因胜负几回思。

只愁别后临空局,相对茫茫未有期。

(0)

杂忆两首·其一

轻罗小帐半垂钩,睡鸭熏炉香篆浮。

忆得酒阑微醉立,隔窗红烛照梳头。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