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伦序第相挨,岂为冲寒肯暂乖。
凤彩乍从天畔列,龙文时向日边排。
载书云物年来异,点染秋空晚更佳。
欲采芙蓉江上寄,美人曾否袖中怀。
行行伦序第相挨,岂为冲寒肯暂乖。
凤彩乍从天畔列,龙文时向日边排。
载书云物年来异,点染秋空晚更佳。
欲采芙蓉江上寄,美人曾否袖中怀。
这首诗描绘了大雁在天空中排列成字形飞行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行行伦序第相挨”,生动地展现了雁群有序飞行的情景,仿佛它们在空中排列出整齐的队列。接着,“岂为冲寒肯暂乖”一句,表达了即使面对寒冷的挑战,雁群也不会轻易改变飞行的秩序,体现了它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凤彩乍从天畔列,龙文时向日边排”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雁群比作天边的凤凰和日边的龙纹,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雁群的美丽姿态,也赋予了它们以神话般的色彩,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气息。
“载书云物年来异,点染秋空晚更佳”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载书云物”的隐喻,暗示了雁群不仅仅是迁徙的生灵,它们或许还承载着某种知识或信息的传递,而这种传递在秋天的天空中显得尤为珍贵和美好。
最后,“欲采芙蓉江上寄,美人曾否袖中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像雁群一样,能够跨越千山万水,将思念之情传递给远方的“美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又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饭颗山头老面瘦,沈香亭北醉颜醒。
二豪诗骨已沦渊,谁能汲古出深井。
康侯天笔雕风骚,一蹴已过庐山高。
大鹏运海翔六翮,我岂能为腹背毛。
无妻牧犊子,带索荣启期。
予亦年七十,幸犹未至兹。
颇亦似陶翁,粗有五男儿。
乃父休官早,致汝恒苦饥。
挂冠六七闰,方当挂冠时。
治生了无策,惟耽酒与诗。
室人愧交谪,虽寿夫奚为。
后死信无益,固穷谅何悲。
东城追迹过西关,桥上纷纷送客还。
携酒踟蹰才水次,鸣珂躞蹀已云间。
摘茶贸食民尤窭,掘蕨烧畬土不閒。
细为明时问疲俗,往来亦足当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