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方仲和信州学正二首·其二》
《送方仲和信州学正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科第官资异昔年,束书聊憩玉山前。

师生讲暇皋比地,兄弟吟高雁字天。

虚谷宗生双鬓秃,秋崖家学一灯传。

向来晦静相逢处,诸老犹应有断编。

(0)
翻译
科举官职与往昔不同,我带着书卷暂歇在玉山之前。
师生们在草地边休息,讨论学问,兄弟们在朗朗诵读,仿佛雁阵飞天。
虚谷先生的弟子已两鬓斑白,秋崖家的学术靠一盏灯传承延续。
在这往常宁静的相遇之地,老一辈学者可能还有未完成的著作留传。
注释
科第:科举考试。
官资:官职。
昔年:过去。
束书:携带书籍。
玉山:比喻美好的地方。
师生:老师和学生。
讲暇:空闲时讲解。
皋比地:草地。
雁字天:雁阵飞翔的样子,象征诗文的连贯。
虚谷宗生:虚谷先生的弟子。
双鬓秃:形容年纪大或头发稀疏。
秋崖家学:秋崖家族的学术。
一灯传:以一盏灯为照明,代指代代相传。
晦静:阴暗而宁静。
诸老:众多老年学者。
断编:未完成或散失的书籍。
鉴赏

这是一首描述师生情谊、兄弟之情以及家学传承的诗作。开篇“科第官资异昔年,束书聊憩玉山前”描绘了诗人在仕途上取得一定成就后,将书籍整理好,在美丽的玉山前小憩,表达了一种功成名就后的闲适心情。紧接着“师生讲暇皋比地,兄弟吟高雁字天”则展示了诗人与师长、兄弟间的深厚关系,他们在闲暇时光讨论学问,比喻如同测量大地和高耸入云的雄鹰,形象地表达了知识的渊博和理想的远大。

中间两句“虚谷宗生双鬓秃,秋崖家学一灯传”写出了诗人对家族教育的重视。虚谷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隐喻中的山谷,宗生意为宗族之长者,双鬓秃则形容其年迈,但仍坚守家学,一灯传承则意味着知识和文化的延续。

结尾“向来晦静相逢处,诸老犹应有断编”表达了诗人对往日与诸位长者在安静之地相遇的情景依旧怀念,而这些长者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但他们留下的学问和智慧犹如断续的线索,仍值得我们去追寻和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亲情、师生情谊以及家学传承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春寒

一枕华胥鸟唤醒,晓和松韵更堪听。

起吟文赋梅花赋,闲写茶经山海经。

霜雪向头争此白,乾坤留眼望谁青。

天心未必私丘壑,不放东风过草亭。

(0)

咏婵娟

榕叶阴阴送晚凉,溪流曲曲似潇湘。

阶前一片婵娟月,顾影何人不断肠。

(0)

塘云四景为余鞠夫题·其一方塘一鉴

水似沧浪好濯缨,先朝曾说五云生。

至今不染风尘色,日月双丸镜里行。

(0)

明妃曲·其三

朝辞合殿暮交河,泪满宫衣泻素波。

顾影自怜肠欲断,长门幽怨较谁多。

(0)

蚤春陪舅林郡丞暨黄全之许希旦姚体恪体贞兄弟集郑氏北郭别业·其一

春入柳条新,郊游岸角巾。

青山环别业,芳树媚佳辰。

陶谢俱词客,荆高总酒人。

年华驹过隙,欢赏剧相亲。

(0)

寄余思澄

斗酒一为别,江湖叹索居。

诗曾题五柳,梦每拆双鱼。

彩笔风云丽,青山岁月虚。

交情深缱绻,争奈雁来疏。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