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仙冢草菲菲,姓字留将后世知。
遣稿文无封禅事,名家梅有影香诗。
祇惭老子携琴晚,不见苍头放鹤时。
一瓣心香聊敢敬,寒泉自掬酹瓷卮。
孤山仙冢草菲菲,姓字留将后世知。
遣稿文无封禅事,名家梅有影香诗。
祇惭老子携琴晚,不见苍头放鹤时。
一瓣心香聊敢敬,寒泉自掬酹瓷卮。
这首诗是杨公远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的,名为《谒和靖先生墓借斗山韵》。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人和先辈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孤山仙冢草菲菲,姓字留将后世知。"
这两句描绘了一座孤独的山上,有一位仙人的墓地被野草所覆盖,表明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力量。同时,通过对故人姓名的记忆,诗人强调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希望后世能够认识到先辈们的功绩与贡献。
"遣稿文无封禅事,名家梅有影香诗。"
这里的“遣稿”可能指的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断修订,以至于没有保留下任何关于佛教禅宗的内容。这两句强调了文学与艺术的重要性,即使是在自然界也能感受到文化的气息,例如梅花不仅有其本身之美,也承载着诗意的深远。
"祇惭老子携琴晚,不见苍头放鹤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和遗憾。其中“老子”可能指的是道家鼻祖老子,或者是对某位高僧、隐者的尊称。诗中表露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一瓣心香聊敢敬,寒泉自掬酹瓷卮。"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清净的自然场景和内心的情感体验。诗人用“一瓣心香”来形容自己对故人的尊敬之情,同时通过“寒泉自掬酹瓷卮”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清冷、宁静而又不失庄重的氛围。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尊崇,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美好。
女萝附长松,好鸟栖高柯。
千里远结婚,托君以为家。
生未识君面,死别将奈何。
妾心如井水,终年不生波。
深宫岁月促,故国云山赊。
谩赋竹竿诗,徒伤泉水歌。
有生不如死,化石嵩山阿。
幽思寄哀弦,妾身长自嗟。
结客不必皆吾徒,结客未可轻游侠。
吾徒或恐窃虚名,行不掩言徒喋喋。
平居杯酒称缙绅,趋炎附势何殷勤。
一朝失势谁复在,肝胆披宣能几人。
不如游侠少年子,邂逅相逢重高义。
虽然不读古人书,誓死酬恩心不二。
临危一旦即捐躯,前日谁知是丈夫。
朱亥胡为脱季布,公孙一死存赵孤。
始知结客良不易,劝君莫轻着贩徒。
酬恩往往有如此,食君之禄将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