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华胥鸟唤醒,晓和松韵更堪听。
起吟文赋梅花赋,闲写茶经山海经。
霜雪向头争此白,乾坤留眼望谁青。
天心未必私丘壑,不放东风过草亭。
一枕华胥鸟唤醒,晓和松韵更堪听。
起吟文赋梅花赋,闲写茶经山海经。
霜雪向头争此白,乾坤留眼望谁青。
天心未必私丘壑,不放东风过草亭。
这首诗名为《春寒》,作者是清代诗人曹玘。诗中描绘了清晨醒来后的情景,以"一枕华胥鸟唤醒"开篇,形象地写出鸟鸣声将诗人从梦境中唤醒,与松树的韵律相映成趣,营造出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接下来,诗人起身吟咏文赋,特别是梅花赋,显示出他对梅花的喜爱和对文学创作的雅兴;闲暇时则书写茶经和山海经,体现出他的博学和闲适生活。
"霜雪向头争此白",诗人以霜雪之白象征自己的高洁,表达对纯洁品格的坚守;"乾坤留眼望谁青",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世间青翠生机的期盼,希望看到万物复苏的春天景象。最后两句"天心未必私丘壑,不放东风过草亭",诗人借"天心"暗示自然法则,认为春天的到来并非只为个人偏爱,而是宇宙间的公正,连东风也不愿错过草亭的温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丰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寒时节的独到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紫梨簪笔,正玉河、柳色倡条堪折。
宣武门西樽酒在,又是歌骊牵别。
水驿灯深,旗亭曲罢,冷树枫吹叶。
扬鞭一去,夕阳千里明灭。
留我且住无端,豆花丝雨,梦绕东风歇。
谁倚梅边横短笛,芳草天涯愁绝。
孙楚楼头,昭王台下,两地心同结。
荇篖野店,夜来何处吟月。
筼节缘枝,棕丝缀叶,小蕊不争浓艳。
为檀枕平分,钿钗一半。
谁载楚江轻桨,但故国、情多长悽惋。
雕笼密认,翠禽红爪,也输纤软。深院。残暑换。
每闻处隔帘,倦时遗簟。还付与朝朝,画眉同剪。
最恨霜风骤紧,剩绣被、馀熏添秋怨。
问甚日、花影药栏,几簇淡鹅重染。
沫溅沉沙,吟翻乱窟,鲛人迸泪相并。
暗魄潮平,峭帆风落,捣取露花成饼。
金凫比翅,强唤得、深帏睡醒。
缕缕横波透也,疑他午窗先暝。
屏山袅时未定,做鹅溪、树梢云影。
还傍鬓鸦添腻,画眉人省。
雨后香分玉乳,忆小阁、茶铛沸初静。
别久篝衣,莫教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