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擞嚣尘上翠微,旁溪寺上坐题诗。
忽闻啼鸟不知处,细看好山无厌时。
风扫云烟开远景,人携香火谒丛祠。
客来千里登临意,说与时人未必知。
抖擞嚣尘上翠微,旁溪寺上坐题诗。
忽闻啼鸟不知处,细看好山无厌时。
风扫云烟开远景,人携香火谒丛祠。
客来千里登临意,说与时人未必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戴复古在乌聊山上登高游览的情景。首句"抖擞嚣尘上翠微",通过动作和环境的对比,展现出诗人摆脱世俗喧嚣,步入清幽山境的决心。接着,他在溪边寺庙静坐题诗,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忽闻啼鸟不知处",诗人被鸟鸣声吸引,却找不到声音来源,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迷恋。"细看好山无厌时"表达了他对山水景色的喜爱,仿佛时间在欣赏美景中悄然流逝。
"风扫云烟开远景",风吹散云雾,展现出山川的辽阔与深远,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开阔。"人携香火谒丛祠",他带着虔诚的心情拜谒丛林中的小祠,体现了对地方神灵的敬仰。
最后两句"客来千里登临意,说与时人未必知",诗人感慨即使远道而来,这种登临的乐趣和感悟可能不为世人所理解,流露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文人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乌聊山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高楼临大路,上有妖冶子。
丽色耀朝阳,新妆何斐亹。
巧笑启朱唇,娇歌灿玉齿。
当筵试舞衣,纤腰矜旖旎。
东风吹芳菲,纷纷落红蕊。
红蕊落春前,徘徊怨罗绮。
长夜垂空帏,耿耿情缄髓。
讵知与士耽,弃蠲从兹始。
城门西,鬼兵十万啾啾啼。
城门东,阴旗猎猎愁磷红。贼骑欲向南,鬼伯趋䟃?。
贼骑欲向北,啾啾啼鬼伯。城门开,待鬼来。
椒浆为汝奠,灵甲为汝裁。
一朝贼退归海中,幕府上簿皆鬼功。
鬼兵不来兮奈何许,贼兵皇皇兮矢如雨。
风折兮蝥弧,血染兮头颅。
将军苦身折,天师竟无术。彼夫人兮真丈夫。
抽刀杀贼贼即呼。天壤欲似王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