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峰峦杳霭中,飞云高峙倚苍穹。
下临溟渤寒涛迥,望入云霞曲径通。
石洞霏烟迷窈窅,涧泉湿雨滴空濛。
葛洪久是栖真处,灵气千秋寄海东。
四百峰峦杳霭中,飞云高峙倚苍穹。
下临溟渤寒涛迥,望入云霞曲径通。
石洞霏烟迷窈窅,涧泉湿雨滴空濛。
葛洪久是栖真处,灵气千秋寄海东。
此诗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首句“四百峰峦杳霭中”,以“四百”点出山之众多,“杳霭”则渲染出山间云雾缭绕的朦胧美。接着“飞云高峙倚苍穹”,云与山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高远意境。
“下临溟渤寒涛迥”,描绘山脚下大海波涛的辽阔与寒冷,与山顶的清冷形成对比,更显山之高峻。而“望入云霞曲径通”,则通过想象中的云中之路,展现了探索未知的渴望与浪漫情怀。
“石洞霏烟迷窈窅,涧泉湿雨滴空濛”,这两句细致描绘了山中石洞的幽深与湿润,以及山涧泉水在雨后的朦胧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自然景观。最后,“葛洪久是栖真处,灵气千秋寄海东”,借古代仙人葛洪在此修炼的传说,赋予了罗浮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灵性,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罗浮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完美融合,既展现了山川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