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颗山头老面瘦,沈香亭北醉颜醒。
二豪诗骨已沦渊,谁能汲古出深井。
康侯天笔雕风骚,一蹴已过庐山高。
大鹏运海翔六翮,我岂能为腹背毛。
饭颗山头老面瘦,沈香亭北醉颜醒。
二豪诗骨已沦渊,谁能汲古出深井。
康侯天笔雕风骚,一蹴已过庐山高。
大鹏运海翔六翮,我岂能为腹背毛。
这首诗是北宋末年到元朝初期的文学家方回所创作,标题为《次韵康庆之见过醉归读予鄙作》。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自谦与赞美友人的诗句。
"饭颗山头老面瘦"一句,通过形容自己如同山上的老树一般,形态萧条,传递出诗人对自己年迈体弱的写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自己的文学成就感到自谦不满。
"沈香亭北醉颜醒"则描绘了一种宴饮后的清新场景,可能是在赞美某位朋友在酒后依然神采奕奕,面色如常。沈香亭作为地点的设定,增添了诗句的意境和氛围。
"二豪诗骨已沦渊,谁能汲古出深井"中,“二豪”可能指的是当时或者历史上的两位文学巨匠,而“诗骨”则是形容其诗歌的风格坚挺有力。整句表达了对前人文学成就的敬仰,以及对自己难以企及先贤的自谦之情。
"康侯天笔雕风骚,一蹴已过庐山高"是对友人康庆之的赞美,认为其文笔如同神来,能够轻松超越历代文豪,如庐山一般高不可攀。
最后,“大鹏运海翔六翮,我岂能为腹背毛”则通过比喻,大鹏代表着伟大的文学成就,而“我岂能为腹背毛”则是自谦之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与友人的差距,尽管友人已如大鹏一般翱翔于文学的海洋,他却只能做到像鸟儿身上的细毛那么微不足道的成就。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自谦态度和高洁情操,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友人文学才华的高度赞赏。通过这些精妙绝伦的比喻,方回在诗中构建了一幅充满文采与敬意的情景图画。
松柏生高冈,藤萝托臭味。
结交青云上,缓急不相弃。
生平尚然诺,彷佛杜稚季。
出入王侯门,平地生翼翅。
两都尚勋阶,五管盛声利。
朝挟尺书去,满纸一署字。
赠我千黄金,挥斥犹涕泪。
儿女怜贱贫,谁知丈夫志。
我法本无相,孰为君写貌。
念珠双手拈,布衲一身罩。
秋水湛精神,独立若凝眺。
远望信俨然,近观宛迫肖。
四大原假合,何取容光照。
岂果色是空,不妨惟心造。
是盖有真机,谁识个中妙。
问君君不言,相视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