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篝编织作中虚,穿臂农夫护若肤。
不似舞姬华宴上,巧笼衣袖络珍珠。
筠篝编织作中虚,穿臂农夫护若肤。
不似舞姬华宴上,巧笼衣袖络珍珠。
这首元代诗人王祯所作的《臂篝》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臂篝这一传统手工艺品的独特魅力。诗中通过对比,展现了臂篝与舞姬华宴上的装饰品的不同用途与风格。
首句“筠篝编织作中虚”,点明了臂篝的材质与构造特点——由竹子精心编织而成,内部空心,既轻便又富有弹性,适合佩戴在手臂上。这句描绘了臂篝的基本形态和制作工艺,体现了其作为实用与美观结合的工艺品的价值。
次句“穿臂农夫护若肤”,进一步说明了臂篝的实用功能。它不仅是一件装饰品,更是农夫们在劳作时保护手臂的工具。这里将臂篝与农夫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强调了它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使用者的关怀与保护。
后两句“不似舞姬华宴上,巧笼衣袖络珍珠”,通过对比手法,将臂篝与舞姬在华宴上使用的装饰品进行了区分。舞姬的装饰华丽而精致,如珍珠般点缀,但它们更多地是用于展示女性的美丽与高贵。相比之下,臂篝则更注重实用性与保护作用,更适合于日常生活的需要。
整首诗通过对臂篝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工艺美,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不同人群对于生活用品的不同需求与审美观念。通过对比,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臂篝在实用与美学之间的平衡,以及它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独特价值。
燕公为汉将,武德奉文思。
利用经戎莽,英图叶圣诒。
塞沙制长策,穷石卷摇旗。
万里要相贺,三边又在兹。
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
宠饯纷郊道,充厨竭御司。
尝醪企行迈,听乐罢涟洏。
衮旒垂翰墨,缨蕤迭赋诗。
金山无积阻,玉树有华滋。
请迨炎风暮,归旌候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