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关眇天末,引领怅怀归。
羁旅久淫滞,物色屡芳菲。
稍觉私意尽,行看鬔鬓稀。
如何千里外,伫立沾裳衣。
乡关眇天末,引领怅怀归。
羁旅久淫滞,物色屡芳菲。
稍觉私意尽,行看鬔鬓稀。
如何千里外,伫立沾裳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开篇"乡关眇天末,引领怅怀归"两句,以"眇"字形容远方家乡的模糊不清,以及心中牵挂着归家的愁绪。"羁旅久淫滞,物色屡芳菲"则表达了游子长时间客居他乡,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和情感的变化,其中"羁旅"指的是被拘留在外的旅人,"物色"则是对周遭景物的总称,通过"屡芳菲"来描绘季节更迭、自然景物依旧繁盛,以此映照游子心中的愁绪。
接着"稍觉私意尽,行看鬔鬓稀"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私意尽"意味着内心深处的情感已经耗尽,而"行看鬔鬑稀"则是对自己流年忘返、青春不再的无奈感受,"鬎鬓"指的是头发稀少,是岁月流逝和老态龙钟的象征。
最后两句"如何千里外,伫立沾裳衣",则是对远方家乡深情的呼唤。尽管相隔千里,但心中总有一股力量牵引着自己想要归去。在这里,"伫立"形容的是停留不前,而"沾裳衣"则是因思念而泪湿了衣襟,以此强调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迫切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位游子的孤独、怀旧与渴望归家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