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映碧园产并头莲三十首·其十一六麻》
《映碧园产并头莲三十首·其十一六麻》全文
明 / 孙传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把盏看芳蒂,真如客兴奢。

疑将双劝酒,岂合独开花。

居共藐姑射,名同萼绿华。

泽癯难应接,次第酌流霞。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映碧之园中,观赏并头莲花时的细腻情感与深刻感悟。开篇“把盏看芳蒂”,以“把盏”这一动作,营造出一种雅致而悠闲的氛围,仿佛诗人手持酒杯,细细品味着眼前的美景。“真如客兴奢”,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赞叹之情,如同在宴会上享受奢华的盛宴。

接着,“疑将双劝酒,岂合独开花。”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并头莲花赋予了人的行为和情感,似乎它们在相互劝酒,又似乎在质疑为何能独自绽放,而非成对。这种巧妙的构思,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深化了对并头莲花独特魅力的描绘。

“居共藐姑射,名同萼绿华。”这两句进一步将并头莲花与古代传说中的两位仙子——藐姑射和萼绿华相联系,通过这样的类比,不仅提升了莲花的形象,也赋予了它超凡脱俗的气质。藐姑射和萼绿华皆是美丽、高洁的象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并头莲花同样美好品质的赞美。

最后,“泽癯难应接,次第酌流霞。”“泽癯”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并头莲花生长环境的清幽与孤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淡泊。而“次第酌流霞”则以饮酒为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并头莲花之间心灵上的交流与共鸣,仿佛是在共同品尝着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

整首诗通过对并头莲花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作者介绍
孙传庭

孙传庭
朝代:明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猜你喜欢

咸淳龙飞大魁之归卿大夫以某兄弟有一日之长俾主其事水村农卿谓某当为诗为壶山唤回百年英灵之气客散诗成翌早录呈且约同社属和·其二

射策人如射利忙,岂知世有古来妆。

汉庭儒半坏科举,天下士宁论国乡。

但诧高标广寒殿,谁能更读善和坊。

观君毛羽真鸾凤,羞杀粗豪白面郎。

(0)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年偶效颦为之韵险不复和也·其五五憎

不觉渠泥臭,偏依井干蹲。

声尤粗水鸟,腹欲大河豚。

焚鞠存经训,如簧避谮言。

主人方戒杀,毋怪尔徒喧。

(0)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年偶效颦为之韵险不复和也·其二五憎

绛帕妖方士,青襟小茂才。

集瓜讥汝否,止棘刺谁哉。

倏忽寻声去,曾无濯足来。

吾衰臂力短,驱去复飞回。

(0)

和警斋侍郎二首·其一

颜苍鬓秃旧词臣,几见台家局面新。

栖碧山中真大隐,立红云畔是前身。

鲁公昔有书干禄,杨子今无赋逐贫。

纵使未能追绮皓,绝胜赐杖给扶人。

(0)

和吴教授投赠二首·其一

三径荒凉手自开,旋移花竹剪蒿莱。

休休岂不缘迂惰,屑屑何为费往来。

明主祇今蒐坠典,故人太半客翘材。

累臣方卧漳滨疾,错梦钧天听乐回。

(0)

和方时父立春

茶梅有意如相伴,梨枣无根未易栽。

稍喜冻逢春渐解,不堪老挟病俱来。

久扃北户寒稀出,已落南枝暖再开。

忘却玉堂供帖子,牛栏西畔觅诗回。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