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直指答方仲姚》
《和直指答方仲姚》全文
宋 / 释慧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海燕坐间谈实相,泥人梦里获真如。

空中种黍长年饱,陆地栽莲永不枯。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巧妙地运用了象征与比喻手法,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哲理之美。

首句“海燕坐间谈实相”,以海燕在谈话中探讨真实之理,象征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当静心思考宇宙真理,追求内心的真实与本质。海燕作为海边的鸟类,常被视为自由与智慧的象征,此处借以表达在平凡的交谈中也能触及深邃的真理。

次句“泥人梦里获真如”,将泥人置于梦境之中,获取了真如(佛教术语,指超越一切相对、达到绝对真理的状态)。这一句通过梦境的虚幻与真实的对比,强调了在心灵深处探索真理的重要性,即使是在看似虚幻的梦境中,也能找到通往真理的道路。

第三句“空中种黍长年饱”,空中种植黍米,却能常年丰收。这句诗以不可思议的景象,表达了超凡脱俗的智慧与实践,暗示在看似不可能的条件下,通过非凡的努力与理解,可以实现长久的满足与幸福。这里“黍”象征着生活的必需品,而“空中”则代表了超越物质世界的理想状态。

最后一句“陆地栽莲永不枯”,在陆地上种植莲花,寓意着莲花虽生于尘世,却能保持其纯洁与生命力,永不枯萎。莲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看作是高洁、纯净的象征,此句强调了即使身处世俗之中,只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追求,就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与意象,探讨了在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真理、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

作者介绍

释慧空
朝代:宋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赠西邻卢少府

篱落能相近,渔樵偶复同。

苔封三径绝,溪向数家通。

犬吠寒烟里,鸦鸣夕照中。

时因杖藜次,相访竹林东。

(0)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四钓筒

笼籦截数尺,标置能幽绝。

从浮笠泽烟,任卧桐江月。

丝随碧波漫,饵逐清滩发。

好是趁筒时,秋声正清越。

(0)

太湖诗·其十七圣姑庙

洛神有灵逸,古庙临空渚。

暴雨驳丹青,荒萝绕梁梠。

野风旋芝盖,饥乌衔椒糈。

寂寂落枫花,时时斗鼯鼠。

常云三五夕,尽会妍神侣。

月下留紫姑,霜中召青女。

俄然响环佩,倏尔鸣机杼。

乐至有闻时,香来无定处。

目瞪如有待,魂断空无语。

云雨竟不生,留情在何处。

(0)

寄题镜岩周尊师所居

八十馀年住镜岩,鹿皮巾下雪髟髟。

床寒不奈云萦枕,经润何妨雨滴函。

饮涧猿回窥绝洞,缘梯人歇倚危杉。

如何计吏穷于鸟,欲望仙都举一帆。

(0)

病孔雀

烟花虽媚思沈冥,犹自抬头护翠翎。

强听紫箫如欲舞,困眠红树似依屏。

因思桂蠹伤肌骨,为忆松鹅损性灵。

尽日春风吹不起,钿毫金缕一星星。

(0)

晚夏闲居绝无宾客欲寻梦得先寄此诗

鱼笋朝餐饱,蕉纱暑服轻。

欲为窗下寝,先傍水边行。

晴引鹤双舞,秋生蝉一声。

无人解相访,有酒共谁倾。

老更谙时事,闲多见物情。

只应刘与白,二叟自相迎。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