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月坠茫茫,寒星照大荒。
鸽盘晴哨响,雕卷画旗凉。
漠气连空紫,天光落海黄。
玉关云万叠,何处更家乡。
悉月坠茫茫,寒星照大荒。
鸽盘晴哨响,雕卷画旗凉。
漠气连空紫,天光落海黄。
玉关云万叠,何处更家乡。
此诗描绘了一幅辽阔壮丽的边塞景象。首句“悉月坠茫茫”以月落之景渲染出一种苍茫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无尽的黑暗之中。接着,“寒星照大荒”一句,通过寒星的微光,勾勒出一片广袤而荒凉的天地,给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感受。
“鸽盘晴哨响,雕卷画旗凉”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鸽子在晴空中盘旋,哨声回荡,而雕鹰卷动着绘有图案的旗帜,在凉风中飘扬。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边塞特有的景象,也暗示了边防军士的警觉与威严。
“漠气连空紫,天光落海黄”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紫色的沙漠气息与黄色的天光交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色彩对比,既壮丽又神秘。这句诗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让人感受到边塞的独特魅力。
最后,“玉关云万叠,何处更家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玉门关作为古代边疆的重要关隘,象征着远离家乡的距离。诗人站在这样的地方,望着云层叠嶂的玉门关,不禁思绪万千,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边疆的壮美与辽阔,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情感寄托,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
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
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
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
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
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
况经梅雨来,色黯花草死。
移家入新宅,罢郡有馀赀。
既可避燥湿,复免忧寒饥。
疾平未还假,官闲得分司。
幸有俸禄在,而无职役羁。
清旦盥漱毕,开轩卷帘帏。
家人及鸡犬,随我亦熙熙。
取兴或寄酒,放情不过诗。
何必苦修道,此即是无为。
外累信已遣,中怀时有思。
有思一何远,默坐低双眉。
十载囚窜客,万里征戍儿。
春朝锁笼鸟,冬夜支床龟。
驿马走四蹄,痛酸无歇期。
硙牛封两目,昏闭何人知。
谁能脱放去,四散任所之。
各得适其性,如吾今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