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羽能柔远,前阶舞正陈。
欲称文德盛,先表乐声新。
肃肃行初列,森森气益振。
动容和律吕,变曲静风尘。
化美超千古,恩波及七旬。
已知天下服,不独有苗人。
干羽能柔远,前阶舞正陈。
欲称文德盛,先表乐声新。
肃肃行初列,森森气益振。
动容和律吕,变曲静风尘。
化美超千古,恩波及七旬。
已知天下服,不独有苗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宏大的仪式或庆典,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现了当时文治与乐舞的盛况。
“干羽能柔远”中,“干羽”指的是古代用鸟羽装饰的旗帜,它们在风中轻柔地飘扬,象征着一种庄重而又不失灵动的美感。"前阶舞正陈"则说明了舞蹈正在进行,舞者排列整齐,在台阶上呈现出一种庄严的美。
“欲称文德盛”表达了对文学、文化成就的一种赞誉,而“先表乐声新”则强调了音乐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音乐如同前奏,为接下来的仪式或庆典拉开序幕,展现出一种新的和谐。
"肃肃行初列"、“森森气益振"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庄重而又生动的氛围。"肃肃"形容的是仪式的严肃与庄重,而"森森"则形容了这种氛围的深远和浓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动容和律吕”、“变曲静风尘”两句,通过对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动容"指的是舞者的举止优雅,"和律吕"则是音乐的和谐与节奏相得益彰;而"变曲静风尘"则表明了在这场合中的音乐与自然之声相融合,带来一种宁静与平和。
“化美超千古”、“恩波及七旬”两句,意味着这种文化艺术的影响力远超时空,能够传承千年,并且其恩泽所及,涵盖了广泛的人群。"化美"指的是文化艺术之美已被转化为永恒的价值,而"恩波"则象征着一种普惠众生的恩泽。
“已知天下服”、“不独有苗人”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个仪式或庆典影响力的肯定。"已知天下服"表明了这一盛事已经被世人所熟知,并给予高度的认可;而"不独有苗人"则意味着这种认同和尊崇并不仅限于某一族群,而是普遍存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现了一个文化艺术盛宴的壮观场面,以及它对于文治、乐舞乃至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
结庐在南田,已辞城郭欢。
山水未幽深,拟谋泉石间。
野父导我行,同登谢家山。
缘溪入深窈,绝磴穷跻攀。
凭虚横鸟道,高回白云关。
下瞰飞瀑流,倚杖听潺湲。
良畴忽衍旷,阳坡冬不寒。
盘旋得幽谷,外密仍中宽。
松根有茯苓,竹本易成竿。
愿与同心人,筑茅栖烟峦。
去市十里许,尘氛无能干。
食力中无惭,傲然身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