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馀年住镜岩,鹿皮巾下雪髟髟。
床寒不奈云萦枕,经润何妨雨滴函。
饮涧猿回窥绝洞,缘梯人歇倚危杉。
如何计吏穷于鸟,欲望仙都举一帆。
八十馀年住镜岩,鹿皮巾下雪髟髟。
床寒不奈云萦枕,经润何妨雨滴函。
饮涧猿回窥绝洞,缘梯人歇倚危杉。
如何计吏穷于鸟,欲望仙都举一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镜岩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诗中“鹿皮巾下雪髟髟”形象生动,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高洁情操。老者对寒冷和潮湿的生活环境不以为意,反映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至于“饮涧猿回窥绝洞,缘梯人歇倚危杉”,则是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一种写照,通过对山林间小动物和攀爬之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融合与和谐。
最后“如何计吏穷于鸟,欲望仙都举一帆”则是诗人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超然,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向往。诗人的心中似乎有一个理想的归宿——仙都,这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种精神状态的象征。
总体而言,诗歌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和对生命境界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哲学与审美情趣。
碧嶂青江路。近重阳、不寒不暖,不风不雨。
杜宇花残银杏过,犹有秋英未吐。
但日对、南山延伫。
碧落仙人骑赤鲤,渺风烟、不上瞿塘去。
来伴我,宛陵住。西风画角高堂暮。
炙银灯、疏帘影里,笑呼儿女。
爷作嘉兴新太守,囝拜鹗书天府。
况哥共、白头相聚。
天分从来钟至乐,更谁思、野鸭鸳鸯语。
提大斗,酌寒露。
晓月璿源澹,春风璧水香。
一条冰透骨,五色凤鸣岗。
翳彼菟裘老,伤哉宝鉴亡。
囊封尚生意,今与日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