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誉竹》
《誉竹》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勿谓吾竹瘦,竹瘦形乃奇。

潜龙月下影,老鹤风前姿。

云丘有帝竹,其种舜所遗。

一节可为船,维楫将安施。

况我未眼见,传闻犹可疑。

何如此瘦竹,真作俗士医。

挺挺若骨立,森森如直鳍。

万古孰同节,西山饥伯夷。

(0)
鉴赏

此诗《誉竹》由明代诗人吴俨所作,通过生动的比喻与形象的描绘,赞美了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的品质。

首句“勿谓吾竹瘦,竹瘦形乃奇”开篇即点出竹子虽瘦但形态独特,引人入胜。接着,“潜龙月下影,老鹤风前姿”运用拟人手法,将竹子比作月下潜行的龙和风中展翅的老鹤,形象地展现了竹子在不同环境下的优雅姿态。

“云丘有帝竹,其种舜所遗”一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帝竹”,暗示竹子自古以来就具有非凡的地位和价值,与古代圣贤舜帝有着深厚的渊源。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珍贵与独特性。

“一节可为船,维楫将安施”则以夸张的手法,将竹子的用途发挥到极致,想象一根竹节可以制成船只,不仅展示了竹子的实用性,也体现了诗人对竹子无限的赞美之情。

“况我未眼见,传闻犹可疑”表达了诗人对于竹子真实面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同时也流露出对传闻中竹子特性的怀疑与期待。

最后,“何如此瘦竹,真作俗士医。挺挺若骨立,森森如直鳍。万古孰同节,西山饥伯夷”四句,集中赞颂了竹子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态。竹子的“瘦”并非病态,而是其独特的生命力与坚韧品格的体现。它“挺挺若骨立,森森如直鳍”,象征着竹子的刚直不阿与坚定不移。而“万古孰同节,西山饥伯夷”则将竹子与古代隐士伯夷相提并论,赞美其坚守节操、不为世俗所动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誉竹》一诗通过对竹子形态、用途及内在精神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竹子的独特魅力,也寄托了诗人对高尚人格与理想追求的向往。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双髻峰

绝壑藤萝贮翠烟,水声幽咽乱峰前。

行人但说青山好,肠断云间双髻仙。

(0)

登面山亭

新亭夙所闻,登眺遂兹日。

极目但苍茫,前瞻如有失。

烟鬟稍呈露,众岭方含郁。

长啸天风来,云散空宇碧。

(0)

怀山田作二首·其二梅花

冰溪流已咽,阴岭寒方结。

忽值早梅春,未恐芳心歇。

的皪终自妍,殷勤为谁折。

千里寄相思,相思政愁绝。

(0)

雨中示魏惇夫兼怀黄子厚二首·其二

暄风变春馀,卉木日葱茜。

林间一雨来,满庭寒草遍。

寂寞谢朋俦,晤语怀隽彦。

良无一水遥,阻阔何由见。

(0)

宿武夷观妙堂二首·其二

清晨叩高殿,缓步绕虚廊。

斋心启真秘,焚香散十方。

出门恋仙境,仰首云峰苍。

踌躇野水际,顿将尘虑忘。

(0)

五更至城下

身闲最怕俗间忙,夜短仍妨睡思长。

戍柝传更催曲枕,领舆将梦踏黄塘。

湿云裹月江天白,小雨蒸春草树香。

却到城门听画角,倚空楼堞正苍苍。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