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更至城下》
《五更至城下》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身闲最怕俗间忙,夜短仍妨睡思长。

戍柝传更催曲枕,领舆将梦踏黄塘。

湿云裹月江天白,小雨蒸春草树香。

却到城门听画角,倚空楼堞正苍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五更时分诗人行至城下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意境与细腻的情感。

首联“身闲最怕俗间忙,夜短仍妨睡思长”,诗人以“身闲”自况,表达了对世俗忙碌生活的厌倦,同时也感叹夜晚短暂,影响了睡眠的深度和质量。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之间的冲突。

颔联“戍柝传更催曲枕,领舆将梦踏黄塘”,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戍柝(守夜人敲击的木棒)在更次交替时传来,催促着人们入眠,而诗人似乎在梦中踏上了黄塘,暗示了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颈联“湿云裹月江天白,小雨蒸春草树香”,则转向自然界的描写。湿云遮蔽了月亮,但江天依旧呈现出一片白色,小雨滋润着春天的草木,使得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这一联通过视觉与嗅觉的结合,营造出一幅清新、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尾联“却到城门听画角,倚空楼堞正苍苍”,诗人行至城门,听到画角(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号角)的声音,这声音在空旷的城墙上回荡,显得格外苍凉。诗人倚靠在城楼的石墙上,凝视着远方,画面充满了孤独与深邃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与城市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既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世界的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苗仲材告别登楼晚聎得天字

青山出半天,一带迥苍然。

乱树馀秋色,寒城更暮烟。

交游多惜老,离合几经年。

共有登楼赋,谁为王仲宣。

(0)

同孟怀之钱子青酌白云洞

古树敞岩扉,相携傍翠微。

兴高松鹤下,坐久洞云飞。

天地浮生老,山林胜会稀。

不知蝉冕客,白发几人归。

(0)

夜宿齐岭口

空林烟火夜,茅宇暂幽栖。

缺月低松杪,流星堕岭西。

浩歌当绿酒,逸兴在丹梯。

不见功名客,飘然独杖藜。

(0)

元夕同李员外于鳞登西北城楼望郭外人家时经兵后慨然有赋

仙郎邀我元夜游,联镳驰向都城陬。

凭高北望馀杀气,初春惨淡翻如秋。

银花无光火树死,月明空作金波流。

忆昔华灯乱星斗,天叫陆海通瀛洲。

美人盛服散香霭,侠少相随簇锦裘。

万家歌舞帝王州,广衢深巷连崇楼。

杨枝插门春不见,膏粥祠户今何由。

燕京女儿去朔漠,紫姑寥落亦含愁。

城中箫鼓太平象,城外风烟边戍头。

御宴黄柑存故事,浊醪不解骚人忧。

洞庭佳酿醉方休,来岁今宵复何处,客踪宦辙如云浮。

(0)

郭都统戍刘家河因宴次壁间韵

将军此日建双旄,祅浸今年渐欲销。

东海自然仍地险,南夷非复似天骄。

龙旗春动旋风汛,虎垒秋清枕夜潮。

即见功成报明主,海王系颈尽来朝。

(0)

送李次溪制台奉召入理京营·其二

原是当朝矍铄翁,治兵今向帝城中。

新兼节制仍司马,旧领嫖姚尽总戎。

刁斗风清山海北,旌旗日煖羽林东。

高牙坐镇烽烟息,争看麒麟第一功。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