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真成亟负余,可人懒散费招呼。
忘言摩诘元无病,健倒卢仝不用扶。
野葛三餐莫予毒,桃花几度约吾徒。
杜门人与春偷老,风雨声中长白须。
一笑真成亟负余,可人懒散费招呼。
忘言摩诘元无病,健倒卢仝不用扶。
野葛三餐莫予毒,桃花几度约吾徒。
杜门人与春偷老,风雨声中长白须。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的作品,署名为李石。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轻松幽默的语言,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淡泊明志的生活状态。
"一笑真成亟负余,可人懒散费招呼。"
这里的“一笑”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琐事能够以幽默的心态去看待,表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可人"指的是那些普通人,他们对于生活中的烦恼和麻烦往往是懒散且不知所措的状态。
"忘言摩诘元无病,健倒卢仝不用扶。"
诗人在这里通过“忘言”和“摩诘”两位古代隐逸之士来比喻自己,即使身体有疾,也像他们一样,不需要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卢仝”是一位唐代诗人,以其耿直而闻名,诗人借此形象表达了即便是健康的人也可能会不自觉地倒下,但并不需要别人的扶持。
"野葛三餐莫予毒,桃花几度约吾徒。"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景象。“野葛”指的是野生植物,可以作为食物来源,“三餐”则表示日常的饮食。而“桃花”往往与隐逸生活联系在一起,“约吾徒”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向往。
"杜门人与春偷老,风雨声中长白须。"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杜门”这个意象(通常指隐居或避世),表达了自己与春天一同在自然中度过时光,享受着岁月的流逝。在“风雨声中”,诗人的胡须长白,既是时间流逝的一个象征,也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轻松诙谐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态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
去去瀛洲蜕骨仙,旧游还似九江传。
尘埃下视三千界,文字勤追二百年。
宦达有时聊尔耳,才难自古不其然。
临分更吐平生话,有底閒愁到酒边。
万木参天绕寺篱,一声孤磬彻江湄。
楼边已失陈鸿记,亭上犹存杜牧诗。
细雨乍经岩溜响,嫩苔长积石桥危。
知予好古心常切,僧与前山觅断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