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退罢老公人,手种桑麻数百根。
尽是笔头挼撚得,一枝枝上有冤魂。
多年退罢老公人,手种桑麻数百根。
尽是笔头挼撚得,一枝枝上有冤魂。
这首诗以隐喻的手法,描绘了一位退休老人通过亲手种植的数百株桑麻,反映了其一生的辛劳与智慧。"多年退罢老公人",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与经历——一位经历了多年官场生涯后选择退隐的老者。"手种桑麻数百根",进一步描述了他退隐后的田园生活,通过亲自种植桑树和麻,展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投入。
"尽是笔头挼撚得",这一句巧妙地将老人的智慧与努力比作笔尖的揉捻,暗示了他在官场上的精明干练以及对事物的深刻洞察力。"一枝枝上有冤魂",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象征手法,表达了老人在官场中可能遭遇的不公与冤屈,这些经历如同附着在桑麻枝条上的冤魂,既是对过去岁月的反思,也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揭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退休老人生活状态的细腻观察,更蕴含了对人生经历、智慧与道德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寓言式表达手法,引人深思。
江陵昔相遇,幕府称上宾。
再见明光宫,峨冠挹搢绅。
如今三见子,坎坷为逐臣。
朝游云霄间,欲分丞相茵。
暮落江湖上,遂与屈子邻。
了不见愠喜,子岂真可人。
邂逅成一欢,醉语出天真。
士方在田里,自比渭与莘。
出试乃大谬,刍狗难重陈。
岁晚多霜露,归耕当及辰。
瓮头无酒菊花青,千丈苍崖孰与登。
从此重阳课茶事,不携儿女只携僧。
暗雨垂垂梅欲黄,春山吐源春涨狂。
雪鳞赪尾溯流上,吹涛喷浪能奔忙。
鱼师布网名白大,万目井井连重纲。
联艘绝流势甚武,遮罗初若无留藏。
大鱼巳得小鱼弃,要使遗育充陂塘。
鳏鲕安用误回避,虾蟹亦复虚跳梁。
宁知不比纶索手,欲以巧饵空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