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琴曾北向,弹铗复南图。
李泌游衡岳,知章赐鉴湖。
柱头仙是鹤,濠上子非鱼。
此夜同联鼎,他年莫寄书。
抱琴曾北向,弹铗复南图。
李泌游衡岳,知章赐鉴湖。
柱头仙是鹤,濠上子非鱼。
此夜同联鼎,他年莫寄书。
诗人开篇即以“抱琴曾北向,弹铗复南图”展现了对故乡的深情与游历四方的生活状态。琴不仅是音乐之器,更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和往事。接着,“李泌游衡岳,知章赐鉴湖”则是在引用历史人物李泌隐居在五岳之一的衡山,以及唐代文学家知章赐给友人一面镜以比喻心灵的纯净。通过这些历史与文化的点缀,诗人不仅展现了个人经历,还融汇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柱头仙是鹤,濠上子非鱼”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鹤立柱头,高洁自持;而濠上子的形象,则是在强调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这两句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蕴含着诗人对于纯净、高远境界的向往。
最后,“此夜同联鼎,他年莫寄书”则透露出一份难得的相聚之乐,以及对未来不再有书信来往的无奈与感慨。这两句传递出一种珍惜当下、对未来的无常有一种宿命般的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穿插,勾勒出了一个游历四方却心系故土、怀抱高远情操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无常的诗人形象。
临难敢横行,遭时取盛名。
五兵常典校,四十又专城。
浪逐楼船破,风从虎竹生。
岛夷今可料,系颈有长缨。
高谈敬风鉴,古貌怯冰棱。
虱暴妨归梦,虫喧彻曙更。
梦里思甘露,言中惜惠灯。
新破毗昙义,相期卜夜论。
随樵劫猿藏,隈石觑熊缘。
捽胡云彩落,疻面月痕消。
掷履仙凫起,扯衣蝴蝶飘。
羞中含薄怒,颦里带馀娇。
醒后犹攘臂,归时更折腰。
狂夫自缨绝,眉势倩人描。
不愿石郎戴笠,难甘玉女披衣。
水上鹄已去,亭中鸟又鸣。
辞因使楚重,名为救齐成。
荒垄遽千古,羽觞难再倾。
刘伶今日意,异代是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