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倚西楼送秋色,疏弦短笛亦凄清。
书还白雁无多字,家隔青山更几程。
急调南思洞庭水,断行高傍夕阳明。
将身却顾鸡凫侣,不及随风一羽轻。
独倚西楼送秋色,疏弦短笛亦凄清。
书还白雁无多字,家隔青山更几程。
急调南思洞庭水,断行高傍夕阳明。
将身却顾鸡凫侣,不及随风一羽轻。
这首《闻雁》由明代诗人石宝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处西楼,聆听雁鸣,感受秋意的场景。
首句“独倚西楼送秋色”,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环境的萧瑟,西楼之上,诗人独自面对着渐浓的秋意,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景色相互映照。
“疏弦短笛亦凄清”一句,进一步渲染了氛围的寂寥与哀愁,仿佛在这样的季节里,连音乐也失去了往日的欢快,变得低沉而哀婉。
“书还白雁无多字,家隔青山更几程。”这两句诗中,诗人以白雁的飞越和远方的青山为喻,表达了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路途的遥远与艰辛。
“急调南思洞庭水,断行高傍夕阳明。”这里,诗人借洞庭湖的波涛汹涌和夕阳的余晖,表达了内心的激荡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最后一句“将身却顾鸡凫侣,不及随风一羽轻。”诗人回顾自己身边看似平凡的鸡鸭同伴,感叹自己的处境与它们相比,如同随风飘落的一片羽毛,轻盈而自由,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