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郭外山无数,茅屋松林下夕阳。
绝似武夷秋雨后,野桥流水稻花香。
丹阳郭外山无数,茅屋松林下夕阳。
绝似武夷秋雨后,野桥流水稻花香。
这首诗描绘的是元末明初诗人蓝智在丹阳县道中的所见所感。首句"丹阳郭外山无数",展现出丹阳城郊山峦叠嶂的景象,给人一种开阔而深远的感觉。接着的"茅屋松林下夕阳",则聚焦于一处宁静的田园画面,茅草屋坐落在松树环绕的林间,夕阳余晖洒落,营造出一种恬淡而温馨的氛围。
"绝似武夷秋雨后",诗人运用比喻,将眼前景色比作武夷山雨后的景色,暗示了山间的清新与湿润,仿佛能闻到雨后泥土的芬芳和竹木的翠绿。最后的"野桥流水稻花香"更是点睛之笔,通过描绘流水潺潺的小桥和稻花的香气,生动地传达出秋季丰收的季节气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日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的闲适心境。
吾闻终南太乙峰,乃在于天都陆海之中。
巨灵赑屃与天通。
丹梯直驾太白窟,金精反射蓬莱宫。
西南尔是华夷关,日月平视如跳丸。
但见黄河涓涓下霄汉,齐州九点翻波澜。
鳌掣鲸掀势何劲,三星不度龙沙瞑。
华岳崚嶒徒自雄,渼陂盆盎虚相映。
山中之人夐自奇,骖鸾翳鹄凌云逵。
袖中剑器拨时危,林猿皋鹤且莫疑。
君不见卫叔卿,白鹿云车谒天子。
问之不答意何长,兴亡已落纹楸里。
留侯谈笑用汉帝,功成麟凤谁能系。
孙登长啸苏门山,声似黄钟动天地。
达人修身俟世至,得薪用光始有济。
才多识寡嵇叔夜,尔曹宁免今之世。
吁嗟乎终南太乙长崔嵬,虎视龙兴安在哉。
霸王贤达俱尘埃。
峰头傥结三花树,从尔黄冠归去来。
《太乙山歌》【明·郑善夫】吾闻终南太乙峰,乃在于天都陆海之中。巨灵赑屃与天通。丹梯直驾太白窟,金精反射蓬莱宫。西南尔是华夷关,日月平视如跳丸。但见黄河涓涓下霄汉,齐州九点翻波澜。鳌掣鲸掀势何劲,三星不度龙沙瞑。华岳崚嶒徒自雄,渼陂盆盎虚相映。山中之人夐自奇,骖鸾翳鹄凌云逵。袖中剑器拨时危,林猿皋鹤且莫疑。君不见卫叔卿,白鹿云车谒天子。问之不答意何长,兴亡已落纹楸里。留侯谈笑用汉帝,功成麟凤谁能系。孙登长啸苏门山,声似黄钟动天地。达人修身俟世至,得薪用光始有济。才多识寡嵇叔夜,尔曹宁免今之世。吁嗟乎终南太乙长崔嵬,虎视龙兴安在哉。霸王贤达俱尘埃。峰头傥结三花树,从尔黄冠归去来。
https://shici.929r.com/shici/BHkBrQj3.html
忧思苦不彻,岁暮登危岑。
关山百二重,江水渺且深。
水深亦有涉,山阻亦有临。
念我诸同袍,一息断风音。
君为天上凫,我为水中鱼。
飞潜自情性,安能识盈虚。
遥望北斗星,不见北斗城。
参辰俱在天,牛女亦分明。
同域而相避,何况异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