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邕倅寄佛面杖》
《谢邕倅寄佛面杖》全文
宋 / 朱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自得闲居乐,欣闻隐具来。

杖头观佛面,掌内化龙才。

行变黄金色,依然满月开。

从今不妄出,留上妙高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èyōngcuìmiànzhàng
sòng / zhū

xiánxīnwényǐnlái

zhàngtóuguānmiànzhǎngnèihuàlóngcái

xíngbiànhuángjīnránmǎnyuèkāi

cóngjīnwàngchūliúshàngmiàogāotái

注释
自得:感到满足和快乐。
闲居:悠闲的生活。
欣闻:高兴地听到。
隐具:隐士的礼物或来访。
杖头:手杖顶端。
佛面:佛像的面容。
掌内:手掌之中。
化龙:变化成龙。
黄金色:金色的光芒。
依然:依旧。
满月:圆满的月亮。
妄出:随意出门。
妙高台:美好的高处。
翻译
我深感闲居的乐趣,欣喜地迎接你的到来。
手杖上显现佛的面容,手掌中蕴含化龙的神奇力量。
行走间散发出黄金般的光泽,如同满月般明亮。
从此不再随意外出,我要留在这个美妙的高台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乐在寂寞的生活状态。开篇“自得闲居乐,欣闻隐具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隐具"指的是隐居所需的物品,这里暗示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

接着,“杖头观佛面,掌内化龙才”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描绘。“杖头观佛面”可能是比喻诗人在平静中观察自己内心世界,就像观赏佛像一样;“掌内化龙才”则显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和变化无穷,如同手掌中的水能变幻出龙形,意味着诗人的文采如龙飞腾。

下两句,“行变黄金色,依然满月开”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这里的“行变黄金色”可能指的是日光或云彩在天空中流动变化,如同黄金般耀眼;而“依然满月开”则是夜晚的明亮如同满月一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无时不刻的观察和欣赏。

最后,“从今不妄出,留上妙高台”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即从此之后不再轻易地踏入世俗纷争,而是选择留在这片超然物外的妙境之中。"妙高台"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高峰,是诗人渴望达到的理想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与宁静生活的愿望,以及他对个人修养和文学创作的热爱。

作者介绍
朱翌

朱翌
朝代:宋   号:潜山居士   籍贯:省事老   生辰:1097—1167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
猜你喜欢

对月思唐太宗辽城望月事即用其韵

陇得复望蜀,徵去尚存碣。

谁能效舜阶,缤纷干羽缀。

今月犹古月,千秋何盈缺。

壮志想当年,萋萋烟草结。

情因寥宇寄,光向疏林灭。

(0)

怀柔县怀古

此日经行处,前朝守禦艰。

金汤非险阻,天地此关山。

永念惟承器,常时自汗颜。

怀柔无近远,讵止甸畿閒。

(0)

神木行

孱颜穹谷?天宇,冥灵大椿生是所。

天地精英神鬼辅,化为邓林疑夸父。

燕京创建明成祖,搜索室奉为楹柱。

摭之不中雷霆妒,虎狼怒齧蛟噩雨。

千夫舁走日里许,夷山堙壑坏屋庑。

难依绳尺梓弗取,横冈偃卧安厥处。

阅历岁月殊今古,径类脩蛇围若堵。

骑人去来蔽弗睹,之篆剥蚀虫与鼠。

谓云神来神其下,我闻樗不夭斤斧。

胡遭大斲辞岖峿,视之柍桭差犹愈。

材不材间应见汝。

(0)

御门日雨·其一

夜听渗瀶滴井桐,连朝膏雨沐皇穹。

二牟苏泽差如愿,万国关心敢息躬。

望去长空霏霢霢,欢来大地解虫虫。

常人漫苦巾车渍,后乐先忧尔我同。

(0)

春夜闻雁

去时秋杪到时春,却似相逢话旧新。

寒夜数声传幔幄,高空几阵呖溪滨。

沙塘波冷思眠月,龙塞程遥?写人。

惭愧双鸳池畔浴,为谋粱稻每羁身。

(0)

重阳日喀喇河屯行宫侍皇太后登逍遥楼

祎鞠云凝瑞霭光,离宫侍辇值重阳。

槛临平楚岚烟淡,窗入遥峰树色苍。

远墅几家荒柴闭,小桥独木野流长。

最欣度节边关外,也有黄花献寿觞。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