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兵之馀气不淑,立春一月寒犹酷。
东日微微背旸谷,西风猎猎遗华屋。
吴侬号饥拜人前,吴姬受冻啼门曲,去年冬雷折地轴。
刀兵之馀气不淑,立春一月寒犹酷。
东日微微背旸谷,西风猎猎遗华屋。
吴侬号饥拜人前,吴姬受冻啼门曲,去年冬雷折地轴。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战乱之后,社会环境的恶劣与人民生活的艰辛。首句“刀兵之馀气不淑”直接点明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不祥之气,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接着,“立春一月寒犹酷”描述了即使在春天来临之时,寒冷依然肆虐,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严酷。
“东日微微背旸谷,西风猎猎遗华屋”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凄冷与荒凉的氛围。东方初升的太阳微弱无力,背对着温暖的太阳谷,而西方的寒风却猛烈地吹过废弃的华丽房屋,这些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寒冷,也暗喻了社会的衰败与破败。
“吴侬号饥拜人前,吴姬受冻啼门曲”则直接描绘了人民的生活状况。吴地的人们因饥饿而向他人哀求,女子在寒冷中哭泣,这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在战乱后的悲惨生活。最后,“去年冬雷折地轴”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去年冬天的极端寒冷,仿佛连大地都被雷声震得摇晃,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与社会的动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深刻揭示了明朝末年战乱后社会的苦难与人民生活的艰辛,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和人文关怀。
天球卞璧为世瑞,遇贵则贱贱则贵。
形山之宝迥不同,赫然谁敢当头觑。
我笑庐山十八贤,莲漏声中门眼睡。
独有渊明解见机,瞥尔攒眉便归去。
上人亲自山中来,老我不必频频举。
铁牛耕破舌头皮,有口莫吸西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