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陕西都运彭待制》
《送陕西都运彭待制》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塞下兵难去,关中粟未多。

君心同汉帝,粮道得萧何。

函谷马蹄入,渭桥车辙过。

地形终险固,山色旧嵯峨。

不愧先贤传,重听得宝歌。

归来奏天子,安稳看鸣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ǎn西dōuyùnpéngdàizhì
sòng / méiyáochén

sāixiàbīngnánguānzhōngwèiduō

jūnxīntónghànliángdàoxiāo

hánwèiqiáochēzhéguò

xíngzhōngxiǎnshānjiùcuóé

媿kuìxiānxiánchuánzhòngtīngbǎo

guīláizòutiānānwěnkànmíng

翻译
边关士兵难以离去,关中的粮食储备也不充足。
您的心意如同汉朝皇帝,确保粮草供应如同萧何般关键。
函谷关的马蹄声响起,渭桥上车辆的痕迹交错而过。
这里的地形始终险峻坚固,山色依旧峻峭高耸。
无愧于前人的传颂,再次听到赞美英雄的赞歌。
归来后向天子禀报,安心欣赏着马饰的铃声清脆。
注释
塞下:边关。
兵难去:士兵难以离开。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
粟未多:粮食储备不足。
君心:指统治者的心意。
汉帝:借指有远见的领导者。
萧何:西汉名臣,善于后勤管理。
函谷马蹄:函谷关的马蹄声。
渭桥车辙:渭桥上的车辆痕迹。
险固:地势险峻且坚固。
嵯峨:形容山势高峻。
先贤传:前人的事迹和传承。
宝歌:赞美英雄的赞歌。
鸣珂:马饰的铃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陕西都运彭待制》,表达了对彭待制出镇陕西的勉励与期望。首联"塞下兵难去,关中粟未多"描绘了边疆战事紧张和内地粮食供应不足的现状,暗示了彭待制任务艰巨。接着,诗人以汉帝倚重萧何的典故,比喻彭待制如萧何般能妥善处理粮草问题,保障军需。

"函谷马蹄入,渭桥车辙过"形象地展示了军队行进的繁忙景象,显示出彭待制治军有方。"地形终险固,山色旧嵯峨"则赞美了陕西地势的险峻与壮美,寓意着彭待制将能稳固边防。

尾联"不愧先贤传,重听得宝歌"是对彭待制的期许,希望他能延续古代贤人的功绩,赢得胜利。最后以"归来奏天子,安稳看鸣珂"祝愿彭待制凯旋而归,向天子报告安定边疆的喜讯,结束时的"鸣珂"增添了诗意的华美。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彭待制的鼓励,也寓含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展现了梅尧臣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边防事务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山友赠藓花冠

尘污出华发,惭君青藓冠。

此身闲未得,终日戴应难。

好就松阴挂,宜当枕石看。

会须寻道士,簪去绕霜坛。

(0)

题长安酒肆壁三绝句·其二

得道高僧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

自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

(0)

东亭柳

拂水斜烟一万条,几随春色倚河桥。

不知别后谁攀折,犹自风流胜舞腰。

(0)

咏史诗.湘川

虞舜南捐万乘君,灵妃挥涕竹成纹。

不知精魄游何处,落日潇湘空白云。

(0)

咏史诗.望夫山

一上青山便化身,不知何代怨离人。

古来节妇皆销朽,独尔不为泉下尘。

(0)

古意二首·其二

楚王竟何去,独自留巫山。

偏使世人见,迢迢江汉间。

驻舟春溪里,誓愿拜灵颜。

梦寐睹神女,金沙鸣佩环。

闲艳绝世姿,令人气力微。

含笑默不语,化作朝云飞。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