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污出华发,惭君青藓冠。
此身闲未得,终日戴应难。
好就松阴挂,宜当枕石看。
会须寻道士,簪去绕霜坛。
尘污出华发,惭君青藓冠。
此身闲未得,终日戴应难。
好就松阴挂,宜当枕石看。
会须寻道士,簪去绕霜坛。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与友人的情谊,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尘污出华发,惭君青藓冠"表达了诗人感慨于世俗纷争,而朋友赠送的以青藓为材制成的花冠,让他感到惭愧和欣喜,因为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一种超脱尘世的象征。"此身闲未得,终日戴应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精神状态尚未完全达到,却又不得不每天戴着这种象征物,感到困难和矛盾。
接下来的"好就松阴挂,宜当枕石看",是对自然之美的进一步描绘。诗人建议将花冠挂在松树的阴凉处,或是将其作为枕头,躺在岩石上观赏,这种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
最后的"会须寻道士,簪去绕霜坛"则表达了一种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诗人希望能找到一位修行者,将花冠中的意象转化为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超越物质世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洁净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与精神寄托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