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许三生是旧游,远征何必动新愁。
健儿跽进葡萄渌,宛马骄嘶苜蓿秋。
雪外屯兵开鹤阵,月中飞箭落旌头。
要知别后相思处,但看长淮日夜流。
支许三生是旧游,远征何必动新愁。
健儿跽进葡萄渌,宛马骄嘶苜蓿秋。
雪外屯兵开鹤阵,月中飞箭落旌头。
要知别后相思处,但看长淮日夜流。
这首诗以对仗工整、意境深远著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首联“支许三生是旧游,远征何必动新愁”,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往昔的深厚情谊,感叹即使远行征战也不必徒增新的忧愁,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平安归来的期盼。
颔联“健儿跽进葡萄渌,宛马骄嘶苜蓿秋”,描绘了战场上的壮丽景象。健壮的士兵恭敬地献上葡萄美酒,宛转的战马在秋日里嘶鸣,画面既有豪迈之气,又蕴含着一丝悲壮。葡萄渌象征着甘甜与牺牲,宛马的嘶鸣则预示着战斗的激烈与不屈。
颈联“雪外屯兵开鹤阵,月中飞箭落旌头”,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紧张氛围。雪地中的军队排列成鹤阵,月光下飞箭划破夜空,直击旗帜。鹤阵是一种古代兵阵,形象地展示了军队的严整与战斗力;飞箭与落旌头则暗示了战斗的激烈与残酷。
尾联“要知别后相思处,但看长淮日夜流”,诗人以长淮日夜不息的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对友人的思念。即使分别后,思念之情也不会随时间消逝,就像长淮水一样,永远流淌不息。这一句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永恒的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
往哲有清言,晋人未为达。
此身皆假合,既散安用鍤。
大音不在弦,琴亦安所设。
当时逃酒徒,往往畏侵及。
豁哉桴海时,风涛任兴息。
玉东西,歌宛转。
未做苦离调。
著上征衫,字字是愁抱。
月寒鬓影刁萧,舵楼开缆,记柳暗、乳鸦啼晓。
短亭草。
还是绿与春归,罗屏梦空好。
燕语难凭,憔悴未渠了。
可能妒柳羞花,起来浑懒,便瘦也、教春知道。
夺取天机妙,夜半看辰杓。
一些珠露,阿谁运倒稻花头。
便向此时采取,宛如碧莲合蕊,滴破玉池秋。
万籁风初起,明月一沙鸥。
紫河车,乘赤凤,入琼楼。
谓之玉汞,与铅与土正相投。
五气三花聚顶,吹着自然真火,炼得似红榴。
十月胎仙出,雷电送金虬。
金丹大药人人有。
要须是、心传口授。
一片白龙肝,一盏醍醐酒。
只为离无寻坎有。
移却南宸回北斗。
好笑。
见金翁姹女,两个厮斗。
些儿铅汞调匀,观汉月海潮,抽添火候。
一箭透三关,方表神仙手。
兔子方来乌处住,龟儿便把蛇吞了。
知否,那两个钟吕,是吾师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