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二十日夜大雨雹震电先是数日极暖至是方稍晴》
《十月二十日夜大雨雹震电先是数日极暖至是方稍晴》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江乡节候异中州,十月狂雷震未休。

二年到耳同常事,一夜雨声如蚤秋。

想见麦畦添宿润,更欣蔬甲长新柔。

东堂晚望无氛祲,洗出樊山紫翠浮。

(0)
注释
江乡:指江南地区。
节候:季节变化。
中州:中原地区。
狂雷:猛烈的雷声。
未休:不停止。
常事:平常的事情。
蚤秋:早秋,形容雨声像秋天一样。
麦畦:麦田。
宿润:过夜的雨水。
蔬甲:蔬菜的新叶。
新柔:新嫩。
东堂:东边的厅堂。
氛祲:阴霾、乌云。
洗出:显现出来。
樊山:地名,可能指附近的山脉。
紫翠:紫色和翠绿,形容山色。
翻译
江南的季节变化与中原不同,十月里仍能听到狂雷不断轰鸣。
在这里住了两年,已经习惯了这种异常的天气,夜晚的雨声仿佛提早进入了秋天。
想象田间的麦苗因为夜雨而更加湿润,新长的蔬菜也显得格外柔嫩。
在东堂的傍晚远望,没有了乌云笼罩,展现出樊山紫翠的山色浮现在眼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十月中旬突然降临的狂风暴雨与冰雹交加的景象。开篇“江乡节候异中州,十月狂雷震未休”两句,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述和强烈天气的刻画,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动荡的氛围。诗人捕捉到了自然界的剧烈变换,显示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感受。

“二年到耳同常事,一夜雨声如蚤秋”两句,则表现了时间流逝和生活连续性的感觉。即便是异常的气候,也被纳入日常的叙述之中,而那一夜的雨声,如同秋天蚂蚱跳跃的声音,给人一种生命力旺盛的印象。

紧接着,“想见麦畦添宿润,更欣蔬甲长新柔”两句,诗人通过对春耕播种后农作物生长的想象,表达了对大自然赋予生命与滋养的期待和喜悦。这里体现出诗人对农业劳动和土地丰饶的赞美之情。

最后,“东堂晚望无氛祲,洗出樊山紫翠浮”两句,描绘了雨后的景色。东堂之上,天气晴朗,没有了之前雷电的威胁,而远处的樊山在雨水的洗礼下,更显得清新脱俗、翠绿如洗。

整首诗通过对突变天气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象和农业生长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次韵杨孟载感故园池阁·其四

草阁开清夜,垂垂星斗零。

水蒲藏白小,露草宿蜻蜓。

文梓裁凭几,生绡画卧屏。

此时凉似水,看子拾流萤。

(0)

次韵杨孟载感故园池阁·其一

草阁开清晓,钩帘爽气通。

绿蒲藏药裹,文荇縳诗筒。

盥手才临涧,梳头得面风。

此时应得暇,行绕碧梧桐。

(0)

江上十首·其四

吉阳洑里采鱼舟,采得鲜鱼为日谋。

偶见官船忽撑去,却如凫鸭不回头。

(0)

与栾凤同使广陵马上口占

昔为歌舞地,今为争战场。

与君骑瘦马,联辔蹋斜阳。

荒草侵合路,苦蒿生过墙。

遥怜鲍明远,词赋最凄凉。

(0)

三韵三篇·其二

曲曲溪水流,东折复西转。

潭底一何深,滩面一何浅。

人心亦复然,何从测夷险。

(0)

越歌八首·其三

越王台下是侬家,一尺龙梭学织纱。

愿郎莫栽梨子树,遮却房前夜合花。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