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刺客不杀朝服臣,唐刺客不杀寝苫人,淮南刺客不杀幕府宾。
嗟此二三子,磊磊天下士。
呜呼,枭颢首,轘纪胸,淮南刺客可无功?
晋刺客不杀朝服臣,唐刺客不杀寝苫人,淮南刺客不杀幕府宾。
嗟此二三子,磊磊天下士。
呜呼,枭颢首,轘纪胸,淮南刺客可无功?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张颢刺客》,以历史上的刺客为例,探讨了他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选择。诗中提到的“晋刺客”、“唐刺客”和“淮南刺客”,都是指那些遵循特定原则的刺客,他们不杀害穿着官服的人、睡觉的人或幕府宾客,显示出他们的侠义精神和对某些底线的坚守。
诗中“磊磊天下士”赞扬这些刺客的豪迈气概和高尚情操,即使他们的行动可能包括枭颢首(砍头)、轘纪胸(车裂)等极端手段,但他们仍然被视为值得尊敬的英雄。最后一句“淮南刺客可无功?”则是对淮南刺客行为的肯定,暗示他们的牺牲和智勇并非徒劳,而是为了某种更高的理想或道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讲述刺客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诚、勇气和道德原则的敬仰,同时也揭示了古代社会中刺客文化的一面。
谁云玉树无人续,马上还闻夜游曲。
君王不自固苞桑,却道雍州能破木。
杨花千里扑离宫,富贵浓酣似梦中。
百队蛾眉皆斗月,千林彩树不惊风。
悲欢只在循环里,莫道征辽偶然耳。
鹿车载怨重于山,人心未惬辽东死。
一声桃李天下知,皇后自将神器移。
漳南未顾鼠窃计,太原已及龙飞时。
如何只醉扬州酒,酒杯在前兵在后。
白练天教泄勇冤,醉骨沈沈当速朽。
孤坟寂寞向雷塘,秋萤星散已无光。
惟馀二十四桥月,独照游魂归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