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巢燕,声呷呷,莫使青年空岁月。
可怜和氏忠且纯,何事楚君终不纳。
营巢燕,声呷呷,莫使青年空岁月。
可怜和氏忠且纯,何事楚君终不纳。
这首诗通过燕子营巢的场景,隐喻了对人才被忽视的社会现象的感慨。燕子的“声呷呷”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画面,也象征着声音微弱却充满希望的努力。诗人以燕子自比,表达了即使在年轻时努力奋斗,也可能因外界原因而未能实现理想或得到认可的无奈与悲哀。
“莫使青年空岁月”,这句话直击人心,强调了时间对于年轻人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让宝贵的青春白白流逝,应该珍惜时间,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这不仅是对个人的勉励,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呼吁,希望社会能够给予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和关注。
接下来,“可怜和氏忠且纯,何事楚君终不纳”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和氏璧的故事中,和氏因为其纯洁无瑕的品质而被发现,但最终并未被楚国君主所赏识。这里借用了这个故事,表达了对忠诚、纯洁的人才在现实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赏识的感慨。通过对比燕子的微小声音与和氏的高尚品质,诗人表达了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渴望,以及对那些被埋没的才华的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燕子为引子,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深刻地探讨了人才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在面对不公平待遇时的无奈与抗争。它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人才价值的肯定。
灵和殿前艳阳时,忘忧馆里光风吹。
千门万户旌旗色,九陌三条雨露滋。
苍凉苑日笼燕甸,缥缈宫云覆京县。
芳树重重归院迷,飘花点点临池见。
临池归院总仙曹,应制分题竞彩毫。
诏乘西第将军马,诗夺东方学士袍。
金明绿暗留烟雾,旧燕新莺换朝暮。
只知眉黛为君颦,肯信腰肢有人妒。
从此沉沦万里身,可怜憔悴四经春。
支离散木甘时弃,攀折荒亭委路尘。
摇落秋空上林远,婆娑生意华年晚。
肠断关山明月楼,一声横笛清霜坂。
龟蒙连天五百里,流贼薄人据山趾。
白日公行谁复何,寡人之妻孤人子。
数道分兵屡合围,崛强冲突心甘死。
绿衣绣夹红裹头,手剑锋铦来佌佌。
贼势陆梁金鼓微,军声震喊旌旗靡。
早北已败扬将军,兄弟二人化血水。
青州盐徒与贼通,千金卖却今如此。
青草茫茫白骨寒,可怜尔命如虫蚁。
诸军奔散似云崩,解铠挥戈无寸矢。
天昏地黑少人声,尚有归魂哭战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