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碧崔嵬切斗魁,峰峦怀抱水萦回。
春归岩谷幽花发,日上楼台宿雾开。
天近凤城瞻帝座,云迷鳌海接蓬莱。
登临谁会迟留意,共折梅花更一杯。
丹碧崔嵬切斗魁,峰峦怀抱水萦回。
春归岩谷幽花发,日上楼台宿雾开。
天近凤城瞻帝座,云迷鳌海接蓬莱。
登临谁会迟留意,共折梅花更一杯。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并融入人文意境的诗句。开篇“丹碧崔嵬切斗魁,峰峦怀抱水萦回”两句,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山川的壮丽景象,“丹碧”二字形容山色的深邃而又温润,“崔嵬”则透露出山势的险峻,“斗魁”可能指星宿,暗示了夜晚的宁静;“峰峦怀抱水萦回”则描绘出山谷中蜿蜒曲折的溪流,与山峦相依为命,形成一幅和谐之美的画面。
接下来的“春归岩谷幽花发,日上楼台宿雾开”两句,则转向了季节更迭与景物更新。春天的到来让岩谷中的幽静之花绽放,生机勃勃;而当太阳升高,原本笼罩在楼台上的薄雾也渐渐散去,透露出一丝光明。
“天近凤城瞻帝座,云迷鳌海接蓬莱”两句,则是诗人仰望苍天,心系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的“凤城”、“帝座”等字眼,是对古代传说中皇权与神圣之地的憧憬,而“云迷鳌海接蓬莱”则是借用古典美学中的仙山蓬莱,表达诗人对于超脱凡尘、追求高远境界的情怀。
最后,“登临谁会迟留意,共折梅花更一杯”则是在描绘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诗人在登临之时,对于那份宁静而又不愿离开的心情有了深刻的体验,而“共折梅花更一杯”的行为,则是对这种美好瞬间的珍视,以及与同行者共同享受这一刻静谧美好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山水、季节、神话传说等元素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