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亚岁,粉脂添。九九图开凤奁。
雪花五出轻可拈。叉尖。锦心吟絮盐。
晴旭翻疑听雨急。悬檐滴。冰筋坚盈尺。月三更。
寒色凝。蓦惊,玉钗风折声。
冬至,亚岁,粉脂添。九九图开凤奁。
雪花五出轻可拈。叉尖。锦心吟絮盐。
晴旭翻疑听雨急。悬檐滴。冰筋坚盈尺。月三更。
寒色凝。蓦惊,玉钗风折声。
这首清代杨继端的《河传·冬至》描绘了冬至时节的景象和氛围。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至习俗中的粉黛增添和九九消寒图的开启,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雪花轻盈如可拈的细节。"叉尖。锦心吟絮盐"一句,以比喻手法形容雪花的精致和诗意,仿佛雪花在空中低吟如丝絮般细腻。
接下来,诗人通过"晴旭翻疑听雨急。悬檐滴",将晴天中的阳光与仿佛雨滴的声音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冰筋坚盈尺"进一步强调了冬季的寒冷,冰凌挂满屋檐,足见严寒之深。
最后,"月三更。寒色凝。蓦惊,玉钗风折声"描绘了深夜的寂静,月光下的寒意凝重,直至玉钗因风而折断的声音,都透露出一种寂静而凄冷的冬夜气氛。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冬至时节的寒冷与静谧之美。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