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之人对待老年的态度,表达了淡泊名利、乐享清贫的生活状态。"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开篇即提出自己与朋友共同步入老年,却不去追问老年应该如何,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
接下来的几句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描述了老人生活中的惬意与悠然自得。晚上早些休息,早晨不急于整理容貌,有时外出却是依靠拐杖,全天则是关闭家门,享受独处的宁静。
随后的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展示了老人对物质和知识追求已经不再执着,既不在乎容貌,也不再苦读那些难以辨认的小字书籍。这些都是对年轻时期积极生活态度的反思。
而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则表达了老人对于旧友的情谊依然深厚,但与少年时的交往已经变得稀少。这不仅是岁月流逝的无奈,更是一种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珍视。
最后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表现出老人在闲适中仍旧保持着对交流的热情,即便是偶尔遇见,也依然有说不完的话题。这是对老年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的肯定。
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是白居易在探讨人生哲理时展现出的温馨与智慧。通过这首咏叹之作,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晚年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