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春风无别离,梨花落尽负前期。
虚传龙剑能运匣,不分鸠巢独占枝。
苏北药苗名远志,江南红豆号相思。
韶光物态关人意,况复青灯夜雨时。
何处春风无别离,梨花落尽负前期。
虚传龙剑能运匣,不分鸠巢独占枝。
苏北药苗名远志,江南红豆号相思。
韶光物态关人意,况复青灯夜雨时。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日别离的哀愁与思念之情。首句“何处春风无别离”开篇即点出春风吹过之处皆是离别的场景,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接着“梨花落尽负前期”一句,梨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和未实现的约定,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能如约相聚的遗憾。
“虚传龙剑能运匣,不分鸠巢独占枝”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情感比作难以驾驭的龙剑和独占枝头的鸠巢,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复杂与难以控制,以及在爱情中一方的独占欲与另一方的无奈或失落。
“苏北药苗名远志,江南红豆号相思”则通过具体的植物名称,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远志和红豆都是传统上象征着深情与思念的植物,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最后,“韶光物态关人意,况复青灯夜雨时”将情感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韶光易逝,物态变换,都牵动着人心。特别是“青灯夜雨时”,这一画面充满了孤寂与凄美,强化了诗中所表达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别离、情感的复杂性、思念的深沉以及特定情境下的孤独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情感不易把握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
娟娟孤生蕙,托根湘山厓。
上压千仞峰,下临万仞溪。
微质殊众卉,谓为造化私。
风霜相凌迫,雨露不见滋。
朔气旦夕深,清芬坐来移。
幸登君子堂,不足配芳徽。
仰惭桧与柏,青青长不衰。
俯愧东原草,犹得奉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