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馆秋深草色菲,主人懒癖到来稀。
门添野竹成新径,水过寒塘绕旧矶。
背石昔移红药老,藉槐刚喜绿阴肥。
中林亦在溪流里,两地莺声对掩扉。
閒馆秋深草色菲,主人懒癖到来稀。
门添野竹成新径,水过寒塘绕旧矶。
背石昔移红药老,藉槐刚喜绿阴肥。
中林亦在溪流里,两地莺声对掩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访友途中所见的宁静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和谐交融。
首联“閒馆秋深草色菲,主人懒癖到来稀”,开篇即点出访友地点的幽静与主人的个性特点——懒散,来访者稀少,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清幽脱俗的氛围。
颔联“门添野竹成新径,水过寒塘绕旧矶”进一步描绘了路径与水景的变化,野竹新生,为小径增添了生机;寒塘边水波轻绕,旧矶依然,展现出自然界的永恒与变化并存之美。
颈联“背石昔移红药老,藉槐刚喜绿阴肥”则转向对植物的描写,红药因岁月而老去,但槐树却欣然生长,绿荫丰茂,对比鲜明,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尾联“中林亦在溪流里,两地莺声对掩扉”收束全诗,将视线引向林间,溪流潺潺,莺歌相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同时,通过“对掩扉”这一细节,暗示了访友的温馨与和谐,以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生命更迭的深刻感悟。
琢珉胜水碧,所贵素且贞。
曾无白圭玷,不作浮磬鸣。
捧来太阳前,一片新冰清。
沈沈风宪地,待尔秋已至。
璞坚难为功,谁怨晚成器。
比德无磷缁,论交亦如此。
凤辇幸秦久,周人徯帝情。
若非君敏德,谁镇洛阳城。
前席命才彦,举朝推令名。
纶言动北斗,职事守东京。
郑履下天去,蘧轮满路声。
出关秋树直,对阙远山明。
肃肃保釐处,水流宫苑清。
长安日西笑,朝夕衮衣迎。
连山画出映禅扉,粉壁香筵满翠微。
坐来炉气萦空散,共指晴云向岭归。
降士林沾蕙草寒,弦惊翰苑失鸳鸾。
秋中回首君门阻,马上应歌行路难。
今日陶家野兴偏,东篱黄菊映秋田。
浮云暝鸟飞将尽,始达青山新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