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病君真似长卿,我如蒲柳老无荣。
文章已谢当时好,止足宁希史传名。
独立怀人常企踵,相逢狂论复盱衡。
清诗泠若临风笛,吹彻秦淮秋气生。
称病君真似长卿,我如蒲柳老无荣。
文章已谢当时好,止足宁希史传名。
独立怀人常企踵,相逢狂论复盱衡。
清诗泠若临风笛,吹彻秦淮秋气生。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次韵答吴竹桥》。诗中以“称病君真似长卿,我如蒲柳老无荣”开篇,将自己与汉代才子司马相如(字长卿)相比,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自我谦逊的态度。接着,“文章已谢当时好,止足宁希史传名”两句,流露出对文采不再的感慨以及对安于现状、不求虚名的生活态度的追求。
“独立怀人常企踵,相逢狂论复盱衡”描绘了诗人独自怀念友人时的深情与期待,以及与友人相聚时畅谈的热烈场景。最后,“清诗泠若临风笛,吹彻秦淮秋气生”以清雅的诗句比喻,形象地展现了诗歌如同临风笛声般清冷悠扬,为秋日的秦淮河增添了深沉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省、怀念和相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艺术的追求,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