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行人起,千峰复万峰。
海虚争翡翠,溪逻斗芙蓉。
古木高生槲,阴池满种松。
火探深洞燕,香送远潭龙。
蓝坞寒先烧,禾堂晚并舂。
更投何处宿,西峡隔云钟。
月在行人起,千峰复万峰。
海虚争翡翠,溪逻斗芙蓉。
古木高生槲,阴池满种松。
火探深洞燕,香送远潭龙。
蓝坞寒先烧,禾堂晚并舂。
更投何处宿,西峡隔云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深远的意境和情感。开篇“月在行人起,千峰复万峰”两句,以行走中的诗人视角,把月亮和连绵的山峰融为一体,传达出一种孤独旅行者的情怀。
接下来的“海虚争翡翠,溪逻斗芙蓉”则展现了自然界的竞艳斗妍,以花鸟鱼虫等生灵形象化的方式描绘山水之美。诗人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大自然中生命力与色彩的丰富多彩。
“古木高生槲,阴池满种松”两句,更深入地刻画了山林的静谧与苍郁,其中“古木”和“阴池”的使用,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沉淀和自然的神秘。树木的高大和池水的宁静,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下片“火探深洞燕,香送远潭龙”则以动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观察与体验。“火探深洞燕”中的“燕”字,可能暗指燕子在洞穴中安家,象征着归宿和温暖;而“香送远潭龙”则让人联想到了水泽之美与神秘的生物。
最后,“蓝坞寒先烧,禾堂晚并舂。更投何处宿,西峡隔云钟。”几句诗中对时间流转和空间距离的描绘,更增添了一种旅行者在山野间寻找归宿的心境。蓝坞(可能指的是某地的地名)的寒冷与禾堂的晚景,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而“西峡隔云钟”则是诗人对未知之处的一种向往和探寻。
整首诗通过多样的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岁暮时分,对旅行中寻找心灵归宿的渴望。
供帐洛城边,征辕去莫攀。
人醒风外酒,马度雪中关。
故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
遥应行路者,偏识彩衣斑。
两畿相望东与西,书来三日犹为稽。
短篇投子譬瓦砾,敢辱报之金褭蹄。
文章至宝被埋没,气象往往干云霓。
飞黄伯乐不世出,四顾骧首空长嘶。
嗟哉我岂敢知子,论赖子初指迷。
子言古淡有真味,大羹岂须调以齑。
怜我区区欲强学,破◇曾不离污泥。
问子初何得臻此,岂能直到无阶梯。
如其所得自勤苦,何惮入海求灵犀。
周旋二纪陪唱和,凡翼每◇鸾凰栖。
有时争胜不量力,何异弱鲁攻强齐。
念子京师苦憔悴,经年陋巷听朝鸡。
儿啼妻噤午未饭,得米宁择秕与稊。
石上紫豪家故有,剡藤莹滑如玻璃。
追惟平昔念少壮,零落生死嗟分睽。
一挥累纸恣奔放,骏若驾骆仍骖骊。
腹虽枵虚气豪横,犹胜谄笑病夏畦。
名声不朽岂易得,仕宦得路终当跻。
年来无物不可爱,花发有酒谁同携。
问我居留亦何事,方春苦旱忧民◇。
《再和圣愈见答》【宋·欧阳修】两畿相望东与西,书来三日犹为稽。短篇投子譬瓦砾,敢辱报之金褭蹄。文章至宝被埋没,气象往往干云霓。飞黄伯乐不世出,四顾骧首空长嘶。嗟哉我岂敢知子,论赖子初指迷。子言古淡有真味,大羹岂须调以齑。怜我区区欲强学,破◇曾不离污泥。问子初何得臻此,岂能直到无阶梯。如其所得自勤苦,何惮入海求灵犀。周旋二纪陪唱和,凡翼每◇鸾凰栖。有时争胜不量力,何异弱鲁攻强齐。念子京师苦憔悴,经年陋巷听朝鸡。儿啼妻噤午未饭,得米宁择秕与稊。石上紫豪家故有,剡藤莹滑如玻璃。追惟平昔念少壮,零落生死嗟分睽。一挥累纸恣奔放,骏若驾骆仍骖骊。腹虽枵虚气豪横,犹胜谄笑病夏畦。名声不朽岂易得,仕宦得路终当跻。年来无物不可爱,花发有酒谁同携。问我居留亦何事,方春苦旱忧民◇。
https://shici.929r.com/shici/MzHAEls.html
平湖十顷碧琉璃,四面清阴乍合时。
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
啼禽似与游人语,明月闲撑野艇随。
每到最佳堪乐处,却思君共把芳◇。
太史颁时令,农家候土牛。
青林自花发,黄屋为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