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拥洪流急,亭开清兴长。
当轩河草晚,入坐水风凉。
独鸟惊来客,孤云触去樯。
秋声和远雨,暮色带微阳。
浪静澄窗影,沙阴发簟光。
逍遥每尽日,谁识爱沧浪。
岸拥洪流急,亭开清兴长。
当轩河草晚,入坐水风凉。
独鸟惊来客,孤云触去樯。
秋声和远雨,暮色带微阳。
浪静澄窗影,沙阴发簟光。
逍遥每尽日,谁识爱沧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风光图景,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体会和情感寄托。
"岸拥洪流急,亭开清兴长。" 这两句勾勒出一处紧邻河岸、面向奔腾水流的亭子,给人以广阔而又宁静的感觉。这里的“清兴”二字,不仅形容了景色,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喜悦与舒畅。
"当轩河草晚,入坐水风凉。" 这两句则描绘了黄昏时分,河岸上的草木在晚风中摇曳,以及诗人坐于亭中感受到的清凉。这里通过“当轼”一词,设置了一种时间的界限,同时也映射出一种静谧、闲适的情境。
"独鸟惊来客,孤云触去樯。" 这两句通过描写偶尔飞来的鸟儿和飘逸的云朵,增添了画面的一丝生动性与自由感。诗人以“客”自居,表明其心境之超然。
"秋声和远雨,暮色带微阳。"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声音和光线变化的细致捕捉,既有秋天特有的声音,也有即将消逝的余晖,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又略带感伤的情绪。
"浪静澄窗影,沙阴发簟光。" 这两句描写了水面的平静和河岸上的树荫投射在水面上的景象,通过“澄”、“发”两个字眼,强化了视觉效果的清晰与生动。
"逍遥每尽日,谁识爱沧浪。"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情感。在这里,“逍遥”二字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河岸风光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豁达,以及对于大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
冰作形容雪作眉,早知谈论两川知。
如今不用空求佛,但把令狐宰相诗。
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
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
两廊振法鼓,四角吹风筝。
杳无霄汉上,仰攀日月行。
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
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
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
雷作百川动,神扶万栱倾。
灵光一向贵,长此镇吴京。
深夜星汉静,秋风初报凉。
阶篁淅沥响,露叶参差光。
冰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
薄帷乍飘卷,襟带轻摇飏。
此际昏梦清,斜月满轩房。
屣履步前楹,剑戟森在行。
重城宵正分,号鼓互相望。
独坐有所思,夫君鸾凤章。
天津落星河,一苇安可航。
龙泉白玉首,鱼服黄金装。
报国未知效,惟鹈徒在梁。
裴回顾戎旃,颢气生东方。
衰叶满栏草,斑毛盈镜霜。
羸牛未脱辕,老马强腾骧。
吟君白雪唱,惭愧巴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