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瓦官寺阁》
《登瓦官寺阁》全文
唐 / 李宾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

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

两廊振法鼓,四角吹风筝。

杳无霄汉上,仰攀日月行。

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

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

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

雷作百川动,神扶万栱倾。

灵光一向贵,长此镇吴京。

(0)
翻译
早晨我登上瓦官阁,远望金陵城。
钟山映照着北窗,淮河注入南边的园林。
雨花纷飞如漫天,天籁之音嘈嘈响起。
两廊传来法鼓声,四角飘荡风筝声。
高远之处无边际,仰望日月在天行。
山空去掉了霸气,古老之地寒气滋生。
傍晚云海辽阔,宫观在苍茫中显得平和。
门上残留着阊阖二字,楼名显现出凤凰的印记。
雷声震动百川,神力支撑着万千栋梁。
灵光一直受尊崇,长久以来守护着吴京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瓦官阁所见的景象和感受。开篇“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即设置了一种高远的视角,让读者随着诗人的脚步升至高处,从而获得了俯瞰金陵城的宏伟景致。

接着,“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两句描绘出了瓦官阁所在的地理位置。钟山和淮水成为诗中重要的地标,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表达提供了丰富的背景。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则是对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细雨如同花瓣般轻柔飘落,与天上的乐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两廊振法鼓,四角吹风筝”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寺庙中的法鼓和风筝的声音,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庄严而神圣。

“杳无霄汉上,仰攀日月行”则是诗人对宇宙之大的感慨与追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天地间的敬畏之心以及超越尘世的小我,向往更高境界的心声。

“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描绘了一种意境转换。山中原有的霸气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古老的、冷清的阴森氛围,这与前文中的超凡脱俗形成了对比。

“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则是诗人在这种氛围中所感受到的一种孤独与辽阔。云海、宫观都成为寂寞和空旷的象征。

“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两句中,“门馀阊阖字”可能是指寺庙的大门上镌刻着的文字,而“楼识凤凰名”则是在提及诗人对这座楼有所了解,它与凤凰有关。这些细节丰富了整个场景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雷作百川动,神扶万栱倾”中,雷声如同触发了自然界的一种巨大运动,而“神扶万栱倾”则是对一种超自然力量的描绘,这种力量在维持着天地间的平衡。

最后,“灵光一向贵,长此镇吴京”中,“灵光一向贵”可能是在赞美某种高贵的精神或气质,而“长此镇吴京”则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稳固与安宁的祈愿。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妙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场从视觉到听觉,再到心灵深处的旅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表达了对精神家园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李宾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春原早望

一忝乡书荐,长安未得回。

年光逐渭水,春色上秦台。

燕掠平芜去,人冲细雨来。

东风生故里,又过几花开。

(0)

杂曲歌辞.伊州.入破第一

千门今夜晓初晴,万里天河彻帝京。

璨璨繁星驾秋色,棱棱霜气韵钟声。

(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十八

洞里烟霞无歇时,洞中天地足金芝。

月明朗朗溪头树,白发老人相对棋。

(0)

赠王威古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

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

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

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

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

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

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0)

岳阳云梦亭看莲花

似醉如慵一水心,斜阳欲暝彩云深。

清明月照羞无语,凉冷风吹势不禁。

曾向楚台和雨看,只于吴苑弄船寻。

当时为汝题诗遍,此地依前泥苦吟。

(0)

秋夕与友人同会

章句积微功,星霜二十空。

僻应如我少,吟喜得君同。

月上僧归后,诗成客梦中。

更闻栖鹤警,清露滴青松。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